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吕春 《文史春秋》2012,(3):51-54
国共两党的斗争中,蒋介石培养了以戴笠为首的许多特务,他们试图通过暗杀中共的进步人士和高级将领来达到消灭共产党的目的。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共也培养了一大批红色情报人员。沈安娜就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红色情报员。她作为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将蒋介石的一举一动全部过滤整理成重要情报,输送到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22.
周瑞金 《炎黄春秋》2011,(10):77-79
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人们非常关心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事。作为国学大师、密宗高人,介绍南怀瑾先生的文章已经俯拾皆是,人已尽知。这次从大陆与台湾两岸合作信使的角度,写一写南先生心忧天下的高士情怀,人们一  相似文献   
23.
张家康 《文史精华》2011,(2):9-15,1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发生.使国共两党又走向紧张和对抗.而随后爆发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既震惊了世界,也影响着中国,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对话与谈判的可能.两党党首甚至想直接会晤。以解决两党关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机遇终归流产.而它却为1945年的重庆谈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1938年的武汉,到处弥漫着强烈的抗战气息。各种政治力量的云集,更加重了“九省通衢”之地的特殊分量。4月1日,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负责抗战文化宣传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昙华林正式鸣锣亮相。从此,三厅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引领抗战文化潮流,书写了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三厅厅长郭沫若在组建三厅时,广泛延揽人才,包括胡愈之、田汉、阳翰笙、郁达夫等众多文化名人均在其麾下,以致“名流内阁”被盛传一时。  相似文献   
25.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逝世。陶行知去世后,除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先后为其题词外,国共两党还掀起了长达半年的追悼活动,可谓哀荣备至。然而4年后风云突变,中共中央忽然以批武训为名对陶行知进行彻底否定。这种状况直到1980年代之后才得到改变。陶行知先生身后的几十年里,所受的褒贬是否中肯?他的生前与国共两党的关系究竟如  相似文献   
26.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湖南国民党的代表出席会议。毛泽东以其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很受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和注意。在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时,毛泽东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27.
漫忆张治中     
陶天白先生早年求学于安徽黄麓师范学校,因在作文中表达抗日救亡的志向得到该校创办人张治中称赞。1945年4月,他被聘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张治中的私人秘书。和平将军张治中,力主国共两党合作,积极维护祖国统一。20世纪40年代。他曾受命于危难之际,妥善地解决了新疆分治的局面。新疆和平解放后.陶天白留在新疆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研究室研究员。从此,他与张治中将军天各一方,但在磨难之中,他们经常保持着通信联络。  相似文献   
28.
秦立海 《纵横》2011,(1):18-21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通过对战时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陈嘉庚对国民党蒋介石的表现大失所望,对共产党毛泽东的做法则大加赞赏,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正确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29.
30.
一九二七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破裂,对于毫无思想准备而又几乎手无寸铁的共产党人来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刚到长江流域的大节命也就此结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革命的失败?除了早有定论的主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探讨大革命失败教训时绝对不能忽视而往往又容易被遗忘的,这就是两党合作的形式——党内合作,它在促进大革命高潮产生和促使国共两党力量迅速壮大的同时,也为国共关系埋下了猜疑、不安,直至破裂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