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1.
五脊六兽     
何婷 《神州》2015,(1):55
前不久有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还在放映,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一群闲得难受的北京孩子,在时代的变化与对未来的迷惘中无意间遇到命运转折点的故事。刚看到这电影名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五脊六兽"是什么意思。此片改编自郭思遥小说《那些人五人六的日子》,从小说名和内容介绍就可以看出这个词的两个意思,"人五人六"及"闲得难受"。  相似文献   
12.
康洁 《收藏家》2015,(6):45-50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民族的刺绣文化源远流长。(《皇图要览》裁“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植桑养蚕,缫丝织绢。伴随着玉器、陶器、纺织、缝纫工艺的诞生,随着人们美化生活的需要,刺绣也应运而生了。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相似文献   
13.
黄公望的《秋山图》是一件清初“四王”都曾仿拟过的作品。由于董其昌和王时敏的高度评价,这幅画作被清代正统派画家视为黄公望的典范之作,然而其庐山真面却少有人见,其下落亦扑朔迷离。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记载和传世作品,试图探究《秋山图》的面貌与下落,并讨论该作品对于清初“四王”乃至整个清代正统派画家群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批流散海外的吐蕃文物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蕃文物曾通过不同途径流散于海外,主要包括金银器与织锦。从中反映出吐蕃作为七世纪以来兴起于青藏高原的强大政治集团与唐、粟特、萨珊波斯等都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并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金银器制作风格;以对兽纹为主题的织锦是吐蕃人最为喜好的"番锦"之一,有可能为粟特锦,也有可能为包含粟特锦、波斯锦等中亚风格在内的"胡锦"。吐蕃银器上的纹饰更是多见于吐善时期的装饰性图案当中,并且影响到以后的藏族艺术。  相似文献   
15.
民俗控制与祥林嫂之死——对《祝福》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强 《民俗研究》2007,(1):247-254
一、引言对于祥林嫂之死,正如陈方竞所说,“这确是一个老而又老,似乎已有定论的问题”。在过去,人们从四大绳索、文化吃人、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等等进行了多种阐释。毫无疑问,这些解释都具有合理性。但众所周知,文化杀人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对“真的人”(《狂人日记》中语)的精神虐杀;而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又未免  相似文献   
16.
1947年8月11日,我军取得了强攻苏北盐城的重大胜利,在残敌投降的盐城中学的土圩子里,我作为刚成立不久的新华社苏北前线支社的记者,与另一位记者陈清伦,在圩内搜集敌人的乱七八糟的宣传品和零星报纸。在当年7月29日的《中央日报》第四版头条,居然刊登了《孚中暨扬子公司破坏进出口条例财经两部奉令查明》的消息,揭露孔祥熙、宋子文的这两家公司利用政治特权,八个月内向中央银行结汇了3亿8千多万美元,占国内同期售出外汇的88%……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31日的首都机场,北京的天空阳光灿烂,鲜花簇拥着一个个含泪的告别。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第四批援藏干部即将踏上为期3年的援藏历程。187位援藏干部中,最是百感交集的,恐怕要数援藏干部中的7位女同志了。  相似文献   
18.
鄙小  恒伟 《旅游纵览》2007,(10):30-31
<正>人的一生会有无数个情结。但影响一生的情结只有一个,那一定是在你未成年时候的情结。它仿佛是在记忆的深处,其实却在影响着从那时候开始的每一个日子。如果,每一个人也有人生基调,那么,这种基调就在个性的生命中流淌,直到生命的音符戛然而止。你用思想去体会的一个记忆首先是一种理解,然后才是一首诗。——仅献给八月十五中秋节  相似文献   
19.
姚华与颖拓     
贾双喜 《收藏家》2007,(3):56-60
姚华(1876-1930年),一名芝,字一鄂,又字重光,号茫父,别署老茫,室名猗室。晚年借居于北京宣武门外莲花寺,又号莲花陁,故又署弗堂,寓半佛之  相似文献   
20.
汪高鑫 《史学理论研究》2022,(3):66-80+158-159
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史,必须要有大历史视角。这种大历史视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史视角,具体考察王朝更替与以史为鉴、王朝建立与神意史观、政治危机与以史资政、国家统一与大一统观之间的关联,揭示史学与王朝政治的联动关系;二是四部学视角,虽然中国古代学术存在着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但四部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经子集在史学思想、历史编纂以及史料采撰等方面都对古代中国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考察经子集与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多民族视角,古代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古代中国的史学是多民族的史学,古代中国的史学史也应该是多民族的史学史,构建“完整”的中国史学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中西比较视角,主要从学术地位、编纂特点、记述范围、求真理念、功用认识和学科特点诸方面,具体考察古代中西史学存在的差异,进而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