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十八世纪后,英国逐渐占据了中国同西方贸易的主导地位,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他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中国的绿茶凭借优良的品质倍受英国人青睐,大量运销英国。绿茶的大量出口推动了茶叶商品经济地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地兴起。  相似文献   
72.
近代广西境内的商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明清以来,活动于广西市场中的商人,既有省内商人,又有外来商人,且以粤、湘、赣、闽四省商人居主导地位。伴随着外省商人的源源入桂,这支活跃于乡闾市井的工商力量对广西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大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温州模式以个体经济为主要内容,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为基本形式,是一条通过商品经济,实现农村致富之路。经过20多年的社会实践,这条温州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道路,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温州模式,并已为全国人民所公认。探求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其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历史传统;其次是现实条件;第三是政策环境;第四是超前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4.
回放沈阳     
100年前:看古老的中街诸市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自明清开设以来,已有350多年历史。明末,辽东开原、广宁、抚顺的马市贸易繁荣,使位于三大马市中心沈阳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625年,“大金”迁都沈阳,经济更趋繁荣,中街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75.
《华夏地理》2007,(5):I0008-I0008
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明中叶由于生产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商业高额利润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宗室“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如楚王府所在地绸帛店俱系宗室所有;首辅高官如严嵩、徐阶家都开有铺店;  相似文献   
76.
安史之乱后,唐朝曾一度再现近60年的中兴期(约代宗762年至宪宗820年)。社会与政治虽不及以前稳定,但文化和经济则进一步发展繁荣。文化上如诗歌的题材和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大部分优秀的唐诗都出自本期。经济上,常平法、两税法的实施,使货币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是,由此造成钱币数量无法满足流通需求,使“钱荒”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7.
何驽 《东南文化》2014,(1):53-64,127,128
分析双墩、薛家岗、柳林溪、杨家湾、良渚等长江中下游文明化进程中重要遗址中出土的商品经济与刻符陶器考古资料,可知长江流域以商品经济文明起源模式迈进了商业文明和国家的门槛,其神权与军权结合且神权为主的社会公权特征,与中原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模式与道路的多样性认识。  相似文献   
78.
"唐宋社会变革"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重要学术问题,从1910年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起,至今已经过了100年。在最近的十几年中,由于当代的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历史研究者在感同身受中对"社会转型"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唐宋社会变革首当其冲。林文勋教授的新著《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论纲》),  相似文献   
79.
《神州》2012,(10):14-17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开始时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山西票号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外白银流入的刺激,商品货  相似文献   
80.
工业化与土布业: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亚 《历史研究》2006,(3):98-117
19世纪末期现代工业兴起后,对江苏不同地区的农家经济产生了极不相同的影响。松、太地区率先进入工业主业化时代,农家手织业与农业均呈萎缩状态,并转向以自给性为主的生产;通、海地区过渡到织布主业化、农业副业化时代,家庭手织业与商品市场获得了共同发展;徐、淮、海地区的农家经济中则较普遍出现织布副业,形成了较完整的自给型经济。江苏农家经济的区域性转型,体现了工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及地区性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发展模式对传统的自然经济解构理论及西方学者的农家经济理论与区域发展模式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