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本文就三礼所载的玉琮功用,结合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材料及考古资料作一番探讨,认为“礼地”是不可信的,“敛尸”有可能,但其制无法证实。作瑞信应是最可信的,但琮在其中的地位不如其他礼玉重要。在商周时期,玉琮之为礼器,更多地体现在用作贵族身份地位及其交往的信物,并且没有表现出如《周礼》所载的制度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2.
何飞燕  王林林 《文博》2008,(6):44-49
商周时期为我国祖先神崇拜最为发达时期,对祖先神的祭祀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甲骨文、金文资料并传世典籍综合分析,商、周祖先神崇拜,有着各自的特点:商代祖先神崇拜的特点是商王掌握着对祖先神的祭祀权,其祭祀是遍祀商王先祖;周代的祖先神崇拜是分层分级的.二者不同的根源在于宗法制的完善、健全与否.  相似文献   
233.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河北涞水张家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商周时期墓地并发掘墓葬10座。墓地布局有序,墓葬方向相近,但被盗严重。经考古学研究与测年分析,其中8座墓葬属西周早期墓葬,墓主可能与西周早期进入华北平原北缘的周人相关;另外2座属晚商时期围坊三期文化墓葬,填补了围坊三期文化在潮白河以西墓葬遗存的空白。  相似文献   
234.
卜辞■(■、■)、寻(■、■)、谭(■)诸地,尽管读音相近,但所指实不相同。■地在鲁中泰安东南,或与商周时期的姒姓斟寻阝氏相关;寻地在鲁北章丘附近,殆为子姓寻阝氏的族居地;谭地在鲁东沂水县北部,即《春秋》经传所记谭子国的所在地。此类卜辞地名的考定,有助于武丁时期军政大事及商代民族等重大问题的重新梳理,过去所论定的西部族群,如土方、■方和方方等,都应该在殷墟以东区域寻找。  相似文献   
235.
《考古与文物》2007,(4):12-1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吴镇烽先生主持的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商周金文资料通鉴》(原名《金文字库与金文全文检索系统》)2006年12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236.
向桃初 《南方文物》2007,(4):108-116
铜镈是商周时期常见的青铜乐器之一。从传世和考古发现出土的材料来看,整个商周时期的铜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春秋后期至战国末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体较矮、无扉棱、有钲间和篆间及36乳、一般饰蟠魑纹的镈,李纯一先生称此类镈为"北系镈或中原系镈";第二类是以湖南湘江流域出土为主,体较瘦高、有两条或四条扉棱、无钲间或篆间、一般饰兽面纹的镈,李纯一先生称此类镈为"南系镈或越系镈";还有一类是被李先生包括在"中原系镈"之内的矮体、有扉棱、无钲间或篆间、一般饰龙纹的镈,  相似文献   
237.
《文史博览》2007,(1):42-43
鼎是一种青铜炊具,一般鼎越大排场越大,鼎多同样排场也不小,禹铸九鼎,据说铸鼎所用之青铜,来自“九州之牧”。于是,“九鼎”便象征着“九州”,所以夏商周三代之时,一直被奉为传国之宝。当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究竟有多重时,  相似文献   
238.
戒指浅说     
刘朝霞 《收藏家》2020,(3):83-86
戴在手指上的环形饰物,在中国出现颇早,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已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北辛文化层出土石指环,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大汶口文化层出土陶指环,江苏花厅遗址出土玉指环,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发现有铜环二件,均在人骨架的手指旁。依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它们在商周时期已分为两支,一支是用以开弓拉箭等军事用途的实用物件。  相似文献   
239.
马腾 《东方收藏》2020,(1):38-40
中华民族对蝉的认识和喜爱由来已久,这从目前出土的文物,特别是玉器和青铜器上的蝉纹和蝉饰就可见一斑: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红山文化遗址就出土过几件造型抽象、线条简单的玉蝉。商周以来,青铜器成为重要的礼器和日常使用器具,蝉纹即是器物上雕刻的各色图纹中较为常见的装饰之一。汉代是中国玉雕艺术的极盛时代,玉蝉出土数量众多,雕琢工艺较前代更为精巧,主要特征是线条简单,棱角分明,刀刀见锋,有"汉八刀"之称。  相似文献   
240.
江苏镇江丁家村遗址位于高丽山与十里长山之间的山谷地带,是一处较为典型的商周时期台形遗址。2014年镇江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现了较多的柱洞群、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及动植物标本。丁家村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宁镇地区先民栖居形态、生计方式等提供了重要信息,其中大量炭化小麦的发现为研究该区域先民饮食结构及小麦的传播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