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冯卓慧 《南方文物》2011,(4):74-80,65,66
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铜制钟类乐器,盛行于商周时期。经考古发现的早期青铜镈,大多见于湘赣流域及其周边地区。这些铜镈的腔体两侧以及腔体兽面正中,大多设有扉棱。这些扉棱虽形态各异,但基本上都以虎纹或鸟纹为饰。根据作者的初步统计,设有扉棱或中脊的镈总计23套、33件,其中20件镈处于商末至西周中期,其余13件为编镈,那是西周以后的。本文讨论的所谓早期镈是指西周中期以前的20件镈。作者首先对早期镈即最早的商末江西新干镈到西周早、中期及至东周以后的鸟饰扉棱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揭示,次而对早期流行于湘江流域的四虎镈扉棱的虎饰与商晚四虎大铙和虎纹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同一类型在青铜器上的运用,并就铜器上的虎纹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它并非如王黼《宣和博古图》中所宣传的是为了节乐而防忧生,而应是与原始信仰和崇拜有关,将这些或写实、或神化的动物形象铸于器表,是人类内心的恐惧敬畏在现实世界的物化形式与精神寄托。在对四虎镈的比较和阐述基础上,作者更对四虎镈的形制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揭示。粗观四虎镈,大小相近,甚至经过测音的三件形体相近的四虎镈的音高也相近,然而细而观之,细微差别众多,如兽面形象不一,枚数与枚形各异,甚至扁身虎纹和虎尾样式也差别明显。在大约相同的区域内,这种细微差异,过去的研究者也曾注意到,但一般都作为非主流现象而忽略不计,仍都看成是同一时代的铸品,但本文作者却认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极有可能是历史演变造成的,是设计制造与享用者自身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变的结果。为了更证实这一观点,作者还特别通过对六件四虎镈腔体的分析,揭示出镈腔体的演变是经历了从椭圆形腔与圆角方形腔向合瓦形腔的转变,并最终定型于更加符合声学需要的合瓦形的腔体。并指出这一转变,绝非成于一朝一夕之间,是伴随着古人对镈音乐表现能力逐渐增强的一个长期的过程,故这六件四虎镈应同属湘水地区不同时代的产物。商周青铜礼乐器种类甚多,对某一类礼乐器进行宏观研究,还时有所见,而对某一类礼乐器的局部特征如此文对"镈"这种乐器的扉棱特征进行微观研究,至今似甚少见,这是当今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的表征,尽管有的问题尚可进一步讨论,但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认识,不仅对"镈"这种礼乐器,就是对中国南方地区青铜器的研究无疑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2.
王震中 《南方文物》2011,(1):131-133,129
王震中先生《大舜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一文,虽然也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出发考订舜的生地与生活地,但更注重理论的探讨。综观整个中国上古史,作者提出"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之类的"某某氏"的方式,是因古人的思维特点是借助于具体来表现一般,是古人对上古历史文化发展的一种时代特征的概括。但尧、舜、禹时代及其谱系,则是具有相当的可信性。尧、舜、禹时代已经是国家形成时期,具有相当的可信性。自文献记载看,尧、舜、禹时代是紧接夏朝的时代,而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已经进入国家时代。国家是与一定的地域和人口联系在一起的,必然有较为稳固的地域和人口构成,所以以夏代史为基础,上推可以对尧舜禹时代有所推论。因此王先生将尧、舜、禹时代单独考察,是值得信从的。作者认为从文献中的相关记载看,舜生于诸城。诸城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诸城前寨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的陶文""字,表达了当时的"火正"(主管大火星祭祀及观象授时的职官)对于大火星的观察、祭祀和观象授时,表明宗教祭祀逐渐被上层贵族和专职巫觋所独占。这一符号广泛出现在山东、安徽、湖北、江浙等地的大汶口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陶器上以及江浙良渚文化中,具有高度的传播特征,说明...  相似文献   
153.
商周族群流动研究关乎国家形态、社会形态与民族融合等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商周地理研究的系统化,细致梳理商周时期东土族群的分衍、流动及其成因,已成为可能。甲骨与金文中习见的朿族具有典型意义,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可知,商周朿族最早的族居地在今山东泰安、泗水一带的朿地。晚商时期,形成朿正、朿舟、朿保与朿厚等分族,均盘踞于母族的周边。另有部分族众因特殊的政治需要而徙居殷都安阳。西周早期,在王朝武力胁迫之下,朿族宗子徙居成周,在洛阳北窑留下了墓葬遗址。昭王时期有部分子嗣因战功出任王官,并进一步西迁宗周,形成新的分族"朿■"氏。但依然有族人留居东土,即汶水下游地带的朿厚氏与朿蛇氏,其中朿蛇氏一直延续至两周之际。商周朿族的分衍变迁,是东土族群流动总貌的折射。其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动因,对分析东土其余族群的分衍变迁有重要借鉴作用。族群流动并非是整个族氏组织全体搬迁的现象揭示,相关研究有助于今人对商周社会组织与国家形态的准确把握,深刻理解血族组织地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4.
唐英杰  邹芙都 《历史研究》2022,(1):30-52+219-220
“卜辞地名系联法”与“文献对照法”是研究田猎地理的重要方法,定点地的选择对于构建田猎地分布体系至关重要。先秦时期黄河流路相对稳定,可作为研究商代地名的参考坐标。据卜辞内证可知,柚、■靠近商王都“大邑商”,柚、粪、黎、鲧、襄、协、就、向在黄河左近。以它们为定点,卜辞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敦、疐、梌、宫、盂、丧等地可系联在一起,构拟出一个以黄河为中心的田猎地分布网络。该网络基本位于晚商王畿地区,即今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及周边区域,可称之为“畿内田猎区”。  相似文献   
155.
李燕 《收藏家》2022,(3):107-110
印章,在古代是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商周时期印章已经产生,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印章的制作和使用数量大大增加。汉代印章在秦篆书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摆脱了篆书的呆滞繁复,呈现出一定的隶书味道和金石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因此在我国印章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6.
商周青铜器生产基于独特的泥范块范法铸造技术体系,分铸铸接是实现铸件大型化和复杂化的主要途径。但直到20世纪中叶,盖滕斯才关注到这一问题。他起先采用剖切器物的方式认识铸接,又于60年代使用X射线照射成像,并使之成为古器物的常规检测方式,但结果常受器形局限。80年代起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被用于青铜器检测,该技术不仅突破了X射线照射成像的局限,还带来了更多新的发现。新千年在日本和中国分别对青铜器做了大量检测,仅青铜铸接方面即有半环接榫、柱状销钉、铸焊等一系列新发现。本文简要回顾对青铜铸接的认识历史,揭示认知手段的变化,凸显射线成像的价值,强调问题意识和原创理论、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7.
商周时代的动物纹样,究竟取材自多少种动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水牛、虎等等动物之外,日本考古学家林巳奈夫先生通过与现代野生动物的比较,从中还发现了貘、四不像、扬子鳄、百步蛇、犀和野驴六种野生动物,这种观察,不仅便于我们了解商周时代工匠对自然的观察力,也有益于我们认识商周时代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国考古学家在过去二十年发现了更多的青铜器,动物纹样也更为丰富和多样,林巳奈夫的这篇旧文,仍旧可以启发读者去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8.
刘云  李健 《收藏家》2013,(4):57-62
首都博物馆于2005年入藏一件兽面纹青铜方!(图1)。该!方体溜肩,直口圈足,盖作四阿式屋顶形,下腹收敛,器身自盖至圈足饰八道扉棱;肩部侧面有一对兽首耳,前后有立体兽头装饰;颈、肩及圈足四面饰龙纹,盖及腹部四面饰兽面纹;全器通高38厘米。从  相似文献   
159.
再论"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并以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的模拟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中国古代"失蜡工艺"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焚失法"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失蜡工艺"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铸造"西洋风格"的佛像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