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依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我国目前最早的社祭遗存属于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在甲骨卜辞中,商代的社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当时的社有不同的种类,有木质或石质的主.社神的地位要低于祖先神的地位,其祭品主要是人牲、牺牲、酒等,但还没有像后世那样明显的等级差别.  相似文献   
122.
商代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商代的生态环境处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但在长达约600年的商代历史中,以气候为主要因子的生态环境也出现有不小的波动,表现为商代早期出现有短暂的干旱,中期到后期有较长时期的温暖适宜期,商末环境又有转为干旱的迹象.商代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形成了"粟稻混作区".商代农业确定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并为商王朝的崛起和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商代邢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邢台与温县两地有关邢都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对比研究后,认为商代邢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目前所发现的商代都城的五条标准比较而言,邢都探索只能从河北邢台与河南温县同时加大研究力度,方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4.
在中国,腰坑葬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屈家岭文化,商代中期,在中原开始盛行.而在山东地区此时才开始出现,故腰坑墓的数量较少,商代晚期时才开始流行,腰坑墓的数量逐渐增多.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基本消失的腰坑葬俗,在山东却呈现出盛行的趋势.分布区域也几乎遍及今山东全省.这是与商文化在山东地区的传播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25.
祝容  曹汉刚 《收藏家》2008,(6):51-54
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并以郑州为都城,称为亳都。至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城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地区),至帝辛(纣)止,因此后人把商也称“殷商”。以盘庚迁殷为标志,商王朝可分为前后两期。  相似文献   
126.
商代葉族考     
商代甲金文中的字为之本字 ,在当时为族地之名 ,后世的姓可以溯源于此。地贵族首领在铜器铭文中沿袭使用亚这一徽号 ,其中“亚”为商王所封官名 ,“”为其族名。有关地的卜辞多出现于商王武丁时期。历组卜辞中的是在商王朝支持下在地营建的一个聚落群。在宾组类卜辞中 ,族之女妇为武丁的王妇之一 ,还有商王祈告母的贞辞 ,由此可推知武丁的父辈亦可能配娶有族之女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对商代青铜面具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青铜面具起源于石器时代,青铜面具的源地在北方,青铜面具的使用与巫术有关,墓葬中的青铜面具反映了死者的身份等级。  相似文献   
128.
湖北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刚 《四川文物》2005,(3):27-34
本通过对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出土器物的形制分析,结合随葬器物组合,把这些墓葬分为四期。通过对这批墓葬的等级划分和化因素分析,从而讨论了其人群构成及其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1.商代中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结果 在中国冶金术的起源研究中.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问题,显得格外引人瞩目,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问题作为涉及商周历史的重大学术课题,一直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郭沫若、唐兰、容庚、闻广等前辈都进行过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0.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哈巴其拉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等矿冶遗物的系统科学分析,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矿冶文化内涵解读。初步梳理了该遗址所代表的喜鹊沟类型人群在有色金属手工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特点。研究结合区域内矿冶考古成果及地质矿产信息,从矿冶技术遗产的角度对辽西地区大兴安岭南端多金属矿带的青铜文化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该遗址所反映的矿冶技术面貌由于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锡青铜冶金技术影响而单独进行了锡金属的冶炼活动。在对多金属矿冶炼获得青铜的同时,还可能对矿石中的锡石进行了分离,这种技术的产生可能与锡石矿源短缺及外部锡料资源需求的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