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左和平 《丝绸之路》2011,(24):2+131-F0002,F0003
兰州画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兰州市篆刻创作委员会;兰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兰山印社;  相似文献   
92.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11,(5):20-26,1
1948年11月29日夜.包嗣张家口的战斗打响。拉开了平津战役的序幕。为挽救北平的危局,“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急派嫡系第三十五军前往张家口驰援。然而.这支号称“王牌军”的机械化部队从此一去无回。三十五军的覆灭,为和平解放北平扫清了障碍,体现了毛泽东运筹帷幄的战略思想和我军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  相似文献   
93.
《文史月刊》2011,(8):55-56
在众多军阀中,张家昌是一个标准的流氓,外国人称他是狗肉将军,中国人称他是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和多少姨太太。他得势之际,中原所有的土匪流氓都喜欢投奔他,队伍每天都在扩大,真的不知有多少兵。另一个较小的流氓军阀孙殿英,跟的大人物人无数,但私下说起来,还是跟张宗昌的时候最爽。他的钱当然不少,但关键他不在乎,没了就没了。部下贪污,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手上的钱被骗,他从来都懒得追究。姨太太多到没法辨认,如果有的跟人跑了,跑了也就跑了,从来不会追杀。这种流氓到家的人,不在乎人家花他的钱,也不在乎人家睡他的女人  相似文献   
94.
“联合国的理念、新国际秩序的理念,还是希望全世界和平,国家之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也是一种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秩序,跟古代中国向来有的天下观,有很多可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5.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解放西藏问题作出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阿旺晋美作为谈判首席代表,对这段经历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96.
尽管2012年是政治变化之年,但没能成为变局之年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最让人关注的是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选举。据CNN统计,今年有59个国家,也就是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的近1/3,要变更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要的是,这59个国家包括安理会五常中的4个,以及日本、韩国、朝鲜、埃及等对所在地区和平稳定至关重要的其他国家。普京胜选后百感交集的泪水,罗姆尼败选后的失落,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7.
1949—1951年间,美国策划达赖喇嘛出走,破坏西藏和平解放。起初,美国反对达赖喇嘛离藏,支持噶厦抵抗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美国后来认识到不可能阻挡人民解放军的进军,因而要求达赖喇嘛流亡锡兰或泰国,不得已时到美国"避难"。《十七条协议》公布后,美国反对达赖喇嘛返回拉萨,要求达赖喇嘛在靠近西藏的地区流亡或"访问"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达赖喇嘛最终返回西藏并通电拥护《十七条协议》。美国的企图必然破灭,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8.
七秩辉煌铸就,高原换了人间!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人民纵情歌唱,欢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一时间,古城拉萨繁花似锦,雪域高原万众欢腾。当天,《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在拉萨首发。邮票设计者之一容铁先生与现场数百名邮迷一道,共同见证了这个难忘的时刻。立足2021年,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从此,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以"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9.
王艳霞 《神州》2013,(19):91-91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世界上所有优秀作家的共同经验,前人对待自己的作品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贾岛的“推敲”故事流传至今,的确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常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咏”,的确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毛泽东也指出,对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写了七次,而开头就改了十五次。他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文章写十遍、二十遍”。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共同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评改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0.
魏文慧 《神州》2013,(24):280-280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崛起是中部的历史使命。中部崛起靠人才,靠人力资源的开发,靠人才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