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的老祖父于1900年出生,1990年逝世,终年90岁。祖父在20年代末期,通过他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才智,扎实地掌握了古文基础知识。那时,他还在广东惠州市。常常面对年纪大小不同的人,一起吟诗对对。从不甘落后于他人。大家都赞扬祖父的诗、词语言高雅,又充满乡土气息。后来祖父从惠州到广州.被聘任为广州第七十小学语文教师,教六年级学生。开始时祖父还有点担心,不料教起来却颇为容易。学生们认为秦老师讲课灵活动听,学得很轻松。  相似文献   
42.
我行我摄     
《旅游》2010,(2):12-13
大多喜爱旅游的朋友往往不愿意在冬季外出,每当大雪纷飞之际,便猫在家里看电视里雪景。殊不知,亲临雪地当别有一番趣味,寂静的大地还有许多生灵在享受着雪花飞舞、银装素裹,更有摄影爱好者不畏严寒,抓住这年度里的别有冻(洞)天,撷取美丽的雪景和感人的瞬间,本期的来稿中就有许多拍摄雪景的。  相似文献   
43.
李燕  丁思师 《南方文物》2009,(3):157-159,156
夫名者,万物之称谓也。按道家观点,天地之始,无名无相,一片寂静。不知几劫几世,突然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有了母,也就有了名,故道是根本,名是表象,但同时也是实质。  相似文献   
44.
周成霞 《沧桑》2009,(6):189-190
在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位于高校人才底层的高职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本文对此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顺利就业,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5.
杨振娟 《神州》2012,(6):191-192
“生本教育”理念,切合当前时代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应该相信和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在课前设计好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做好任务分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从教师教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学习。在生本理念的课堂上·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46.
肖昌海 《神州》2012,(7):146-146
本教学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它把传统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7.
《民国档案》2012,(2):131
张生等著《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今年春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十章,上下两册,共96万字。《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对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生活秩序的变迁、大屠杀期间的西方在宁群体、  相似文献   
48.
傅金梅  郭士华 《神州》2012,(18):210-211
后进生在高三总复习如何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这是诸多老师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三数学教师我从三方面来谈:教通法,抓基础,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49.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他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这是郭思乐教授写在《谛听教育的春天》扉页上的一段话。这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我,郭思乐教授的思想也深深的吸引着我,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因为  相似文献   
50.
王兴兰 《文史月刊》2012,(Z3):47-47
<正>鸦片战争是中西两个文化差异巨大的世界的首次碰撞。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骤然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种突变又必然引起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剧变,人们的心理也必然受到巨大震荡。在这个时期,上层社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在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12年后,英国借"亚罗号"事件联合法国再次掀起入侵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却再也没有勇敢杀敌奋不顾身或以身殉国的将士,倒是出现了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行为的"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