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史籍考》编纂始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总结期,清乾嘉道时期诸儒对经史、小学的缜密考辨和编纂,孕育出《皇清经解》、《史籍考》、《小学考》等颇具宏观性的集大成巨作。与《皇清经解》、《小学考》流传至今而大显于世的命运不同,《史籍考》则因遭兵火之厄而消失于天壤间,隐而不彰。然而,毕沅、谢启昆、潘锡恩之主持经营,章学诚、胡虔、许瀚诸人之汲汲编纂,无不彰显出学人及地方大吏对史学的关注和倡导。因此,梳理和考辨《史籍考》的编纂经过,以及其取向、构架和成就,于深入考察乾嘉道时期的史学趋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2.
筆者以爲説(2)近是。"定"前當脱"詣"字。詣,到達也,"既詣"指到達之後。鍾會把書揣在懷裏,到達嵇康住處之後,因爲怕嵇康駁難,在門外把書扔進去便走開。有"既詣"的銜接,前後時空轉换便很合理。説(2)又認爲"定"乃"宅"之誤,竊以爲"定"字不誤,《太平御覽》卷三九四所引即作"詣  相似文献   
73.
付超 《收藏家》2013,(12):11-15
在故宫所藏文物宫廷梳篦是装点后宫生活不可获缺的用具,同时它也是炫耀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它的形制、花纹、装潢都留有那个时期的历史痕迹,承载了清代宫廷生活的内涵。由于梳篦属于民间手工艺,在清宫廷特定的文化时空中向来不被统治者所重视,难以登大雅之堂,更难以进入史籍记载,因此宫廷梳具所留传下的史料可以说是十分有限,但是小小的梳篦却折射出清代宫廷文化,向我们展示了清代皇宫中的梳妆美容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通过梳篦的使用对人体健康保健的功能。  相似文献   
74.
汪增相 《安徽史学》2010,(6):16-21,124
佛教对北朝史家历史撰述有很大影响。首先,佛教兴盛促使北朝一些史家意识到官修史书记载佛教的必要性。其次,佛教兴盛促使北朝一些史家撰述了一些专门的佛教史籍。最后,佛教影响了北朝一些史家历史撰述的体例和体裁。  相似文献   
75.
《文史博览》2010,(2):37-37
翻开史籍,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找不到过生日的记载,人们也没有“生日”这种意识。魏晋以后,陆陆续续有了生日的说法。 入唐以后,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浙兴起。  相似文献   
76.
孙浩 《中国钱币》2009,(1):30-31
广东省造寿字壹两银币乃中国银币大珍之一,由于未见史籍记载,来龙去脉众说纷纭并不明确。综合而言,以前辈张诘伯在《泉币》第七期所论可为代表:“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或为纪念币之一种,专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将之视为纪念币并未有太多异议,只是在确切日期上,“因未纪年,殊难遽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7.
黄山冤案     
发生在天启年间的“黄山案”又名“吴养春私占黄山木植案”,与“汪文言案”、“吴怀贤案”合称“明末徽州三大冤狱”。这一冤案,不仅《明史》《明熹宗实录》《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等史籍有载,而且,在《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皇明中兴圣烈传》(坊刻本题《魏忠贤轶事》)《祷杌闲评》等明清的时事小说中亦有描绘。不过,史籍记载语焉不详,小说描绘又颇多虚构,致使后人对它的详情不甚了然。那么,这起吴氏家族内部的财产纠葛又是如何演变成为政治大案的呢?  相似文献   
78.
宕昌故城考     
宕昌故城即宕昌国都城,就是今宕昌县城关旧城村的旧城,这本来是一个没有什么疑义的问题,因为从宕昌国时期到宕昌国灭亡后的一千四百多年中,始终只有一个宕昌城,同时,当地传说及所有地方史志中都没有除宕昌外还有第二个宕昌城的说法。古代历史地理史籍中,对宕昌故城的记载也是非常清楚的。对此出现误解异说是在清代后期丁谦的《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而引起混乱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县志编修中《舟曲县志》和《宕昌县志》的记述。  相似文献   
79.
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最早记载廊坊境内战国燕南长城遗迹的史籍是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卷二百八十五:“八月,李贞言:‘与契丹千余骑遇于长城北。’”胡三省注:“此战国时燕所筑长城也,在涿州固安县南。”战国时期,今廊坊的安、大城两县地处燕、齐两国边境,《大清一统志》及安、大城的清代、民国史志虽有长城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1989年廊坊的考古工作首先在大城县杨堤村等处发现俗称“长城堤”的战国长城遗存,并做了小范围调查。  相似文献   
80.
中国元明清时代的汉文史籍称西亚里海之滨的阿萨辛派为“木刺夷”,汉文史籍记载了对木刺夷名称的不同称谓和全部的历史活动状况,包括木刺夷的由来、城堡状况、七世传人和被他们刺杀的人物状况,以及西征蒙古军与木刺夷的交锋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