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称中共“党内大奸”的康生,“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成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核心人物。他诬陷迫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和各级负责干部及知识分子,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从康生炮制的涉及我党政军百多名要员。逼死24人的“新疆叛徒集团”案中,读者更可以看出康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解救新疆遇难同志康生参与策划营救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了打击和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制造了一个个反共惨案。1941年元月,他们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次年8月,蒋介…  相似文献   
32.
《汉书》作为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颇具魅力的文学传记,其对后代史传文学的巨大影响和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本文从追叙了《汉书》的成因起源,详述了其体例内容,重点论述其蕴含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33.
周牧 《百年潮》2000,(3):25-33
中共南京市委的重组1946年,陈修良正在淮南工作,刘晓传达中央指示,决定成立中共南京市委,任命她为市委书记。在此之前,南京党组织曾遭到八次大破坏。陈修良潜入南京后即与刘峰、朱启銮、方休、王明远组成了新的南京市  相似文献   
34.
卢明辉 《百年潮》2000,(5):27-3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以下简称德王),是个颇有政治野心的“泛蒙古主义者”。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废退位,德王听到这个消息痛惜不已,如丧考妣。其后他和溥仪犹如政治上的“孪生兄弟”,为追求复辟“帝制”,不惜出卖民族利益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在日本的卵翼下,继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之后,德王当上伪“蒙疆”(“蒙古自治邦”)主席。德王与溥仪,积极充当日本侵华“满蒙政策”的帮凶。同时德王还勾结日寇,进行所谓“日蒙合作”阴谋活动,妄图实现其做“蒙古大帝国”皇帝的迷梦。  相似文献   
35.
进入80年代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得到肯定,并作为中国农民的一大创举载入史册。但是,非经历者则难以置信,“包产到户”1956年刚刚出现,次年便惨遭扼杀。罪名是“反社会主义”的“包着糖衣的砒霜”。多点试验:“燎原经验”星火燎原 1955年夏季以后,毛泽东为了加快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断然地错误地批判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说: “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导…  相似文献   
36.
正多年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一句话:"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当时感到十分受用,于是谨记心田,时刻反省,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其中意味深长。俗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工具,如果运用不当,便会成为伤人的利器。回想我这一生中,不也常被人拒绝,被人挖苦,甚至被人毁谤、诬蔑吗?我之所以能安然度过每个惊涛骇浪,首先应该感谢经典文籍里的佳句和古德先贤的名言。史传描述玄奘大师的"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是我自年少以来日日自我勉励的座右铭,多年来从中获益甚深;地藏菩萨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总是在我横逆迭起的时候,激起我无限的勇气;每当险象环生的时候,想到鉴真大师所说的"为大事也,何惜生命",强烈的使命感不禁油然而生,增添我心中无限的力量。此外,在心里"自创"如阳光、花朵般的语言,也让我陶  相似文献   
37.
38.
身为官宦富家的千金,她却选择革命之路;她曾与向警予同在异国他乡寻求救国之道;她曾伴随丈夫转战鲁冀黑;她曾在中央特科与凶残的敌特斗智斗勇;为寻找丈夫的下落她曾两次上书毛泽东;运动专家康生处心积虑迫害她;文革风暴起,她在秦城监狱饱尝11载羁押之苦;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她终于得见天日。她就是“临时中央局”军事部部长武胡景(武怀让)的夫人──侯志; 局长千金成为革命者  侯志 1905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侯庙村。她家有油坊并有数十亩农田,其父侯思渥任济阳邮政局长,地位显赫。侯家在益都县城是人所共知的名…  相似文献   
39.
40.
陆立之 《百年潮》2000,(5):39-41
1926年起始,我有幸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学习与工作,卷入了初期的革命洪涛。今日回眸,已是七十多年前的旧事了。在沪东训练班听讲1925年,我参加了“五卅”反帝斗争后。徐梅坤领我见了陈独秀。当时我幼稚的心里十分振奋,觉得认识了渴慕已久的一代伟人,是我的荣幸。但是也有些微遗憾,因为陈独秀是严肃的“家长”,他比我大30岁,在他的面前我感到拘谨。不久,徐梅坤又领我见到了罗亦农、赵世炎之后,又介见了周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