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武德年间唐朝与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在交往过程中既有和平共处,也有矛盾斗争,双方不断磨合,最终发展为友好的统一关系。本文试以唐朝武德年间为主线,探讨突厥可汗阿史那氏与唐朝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张凌云  齐飞 《旅游科学》2013,27(1):64-75
旅游价格指数(TPI)是反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TPI的编制对于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运行机制和目的地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旅游目的地经营和营销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本文分别利用拉氏指数、链式拉氏指数方法编制了2005~2010年的北京旅游价格指数。北京旅游价格指数构成中,餐饮和住宿分别占到了33.7%和30.9%,而景区游览仅占18.9%。经与北京同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比较得出,北京历年的TPI指数都高于同期的CPI,两者之比在1.0—1.5之间。旅游需求呈现较强的价格粘性特征,即TPI升降对于旅游需求量的增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3.
《婺源朱氏祖卷》保存有宋代理学家朱熹和他的祖父朱森、叔祖父朱弁、父朱松、子朱在四世五像和相关的家族史料,虽然是其后代子孙分爨时的摹本,但所记载的内容应是真实可信的,是研究朱熹生平家世难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4.
2012年8月至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清凉山公园范围内发掘了一批战国、隋唐及宋元时期的墓葬,其中M22唐代故济州司马郝君夫人达奚令婉之墓,该墓出土砖志一合,有明确纪年,形制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北魏鲜卑高门在唐代的生活状况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85.
迭剌部是遥辇氏部落联盟和早期契丹王朝的重要部落之一,其与乙室部原为一部,阻午可汗在整编部落时才被一分为二,又称大部落、北大部、北大浓兀、左大部.  相似文献   
86.
新密市古城寨龙山古城的族属及相关地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的古城寨古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原地区目前面积最大、墙体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一带为传说中的祝融之墟,亦黄帝所居轩辕之丘。传说中的黄帝集团中的大隗氏极有可能曾在此地筑城,故当地有一夜“鬼”修城的传说。该传说正反映了黄帝集团与祝融集团在相互通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融合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新近发表的《荣仲方鼎》铭文的几个问题。认为鼎铭中的“子”应该是贵族族长的称号,不是国子、王子或尚未逾年的新王。铭文末尾的“史”是表示荣仲族属的族氏铭文。族氏铭文是商人用以标识族属的主要方式,荣仲是商代遗族,“荣仲”这一称谓方式可能对于探讨族氏铭文在西周中期后逐渐消失的原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8.
吴薇薇  吴晋生 《安徽史学》2004,(2):103-104,90
周成王"三诰"年代之谜在于成王有两种纪年,即即位纪年与执政纪年;而"三诰"使用的是执政纪年.因此,"三诰"中的"惟7年"是成王执政7年,也就是成王即位14年,转为公历是前1031年.查核<史历表>,其年月日和月相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9.
龙游县三门源村叶氏民居建筑群是江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砖雕门楼建筑,其砖雕内容丰富,工艺精湛。  相似文献   
90.
与渤海国同时代,在唐内地还有一个渤海县,而且还存在以渤海为郡望的豪门大姓渤海高氏,并在大柞荣之前,就有许多渤海高氏已经受封渤海郡王等爵号。因此渤海史研究者常常将两者混淆。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确与渤海高氏、渤海郡望有关,但这只是唐朝的一项政略,其目的在于利用渤海高氏、渤海郡望从对外宣传上切断与其关系密切的高句丽之间的关联。唐朝真正关心的,不在于大祚荣是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而在于大祚荣的政权会不会再像高句丽一样对其天下秩序构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国号的确定,实际上反映了唐朝对渤海的基本态度。在中原典籍中,唐对内地渤海人,与渤海之前的靺鞨以及渤海建国之后的渤海人都自有一套固定的表述系统,旨在区别华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