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磊 《收藏家》2011,(11):79-82
在天津博物馆2011年岁首推出的三个特展中,"一世朗润—民国瓷器特展"吸引了尤其多的关注。200余件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瓷器精品汇聚一堂,争俏斗艳,各具曼妙,无论是承载着达官显贵审美意趣的总统瓷、寄寓了文人艺匠笔墨情怀的名家瓷还是从造型、纹饰、釉彩、款识等各个方面直追康雍乾三代名品的仿古瓷,都令人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22.
1980年秋天出土的江西高安窖藏二百多件元代古瓷珍品中,有六件元青花梅瓶婷婷玉立,风采迷人,令无数慕名前来观赏者为之倾倒,著名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称其为元瓷极品,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弥足珍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23.
砚赏     
陆判  戴群 《东南文化》2000,(4):103-110
关于砚,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嘉道间江藩客羊城佐阮元督幕久,所得馆金尽易端溪石砚。归装压担,暴客疑其挟巨金,尾之兼旬,易舟发箧,乃嗤而去。宋时,婺源陆不通车水不舟,黄山谷欲获龙尾砚,步步穿云到龙尾,著《砚山行》以记此事。东坡先生亦对龙尾爱之甚笃,曾题《孔毅甫龙尾砚石铭》,铭曰:“涩不留毫,滑不拒墨”。北宋米南宫有砚癖,徽宗赐砚,喜极,墨汁溅染朝服亦不顾,徽宗嬉称其为“米颠”。砚与文人的不解之缘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4.
伍振 《丝绸之路》2012,(17):66-67
如果你到过天津,一定知道天津的小洋楼,因为那是天津的一道风景。其中的一栋已经摇身变成中国古瓷博物馆。数亿片中国古瓷和数以千万计的古瓷盆儿、瓷碗儿,把它从内到外装点一新,原来十足的西洋味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中国味儿。  相似文献   
25.
余念忠 《收藏家》2005,(3):35-40
古陶瓷鉴定以传统的眼学法为最基本的鉴定手段,始终在文博、古玩、拍卖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肯定地说,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不管是明天或是更远的将来,眼学法仍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且无可替代。前辈们凭肉眼、凭经验来为器物断代以及判定器物的真伪,是卓有成效的,通过他们的努力,一个坚实的  相似文献   
26.
2004年6月中旬,山西省介休市城南街在老城改造工程中发现古瓷窑。发现窑址的现场为一拐角大楼的基础,已经控完,坑中散布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完全可以确认为古代的一处烧瓷窑址。大楼基础距今地表深6米,可以清楚地看到瓷窑烧造时期的堆积情况,在今地表2米以下即为古瓷窑烧造时期的堆积,堆迹厚约4米,在大楼基槽的东北角遗物最为集中并延伸进基槽外(图一)。  相似文献   
27.
一、当代仿古瓷剖析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古瓷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华夏文明的缩影,历来受人青睐,其中美仑美奂的稀少精品,更被视同珍宝。古瓷在商品社会里,既是一种特殊商品,又是一种财富,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28.
李晓丽 《收藏家》2023,(2):29-37
本文以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仿古瓷为研究对象,分析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仿古瓷的造型、纹饰、釉色、款识,探讨清宫仿古瓷的仿制工艺和创新精神,阐述清三朝仿古瓷的背景、工艺、风格、创新以及时代特点,由此展现清代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29.
江松 《收藏家》2002,(5):32-34
玩儿古瓷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种叫做“豇豆红”的瓷器,是康熙朝非常特出的品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