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古陶瓷在埋藏在土壤中的其间,化学成分如何保持这个问题,在考古起源领域是非常热门的。在测定中可以运用次生沉积元素变化的机理,当分类化学数据时,那种化学变化过程基本上用三种不同方法研究:①比较研究法,如不同工场产品的差别可认为是变化过程的结果;②用已知成分的实验试样进行类似实验,在不同条件下,如在成分上偏离原样品成分,  相似文献   
82.
张固也 《史学集刊》2008,7(2):12-19
通过考察西汉孔子世系,证明<孔子家语>后序的相关记载比较可信.孔安国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前149-前90年,<史记>"蚤卒"之说为错简所致.孔安国四十岁任谏大夫后才有机会见到中秘书,已在汉武帝元封年间.天汉之后,收集到各种孔壁古文本子,并为之作训传.  相似文献   
83.
    
在中国学术界,印度华侨华人研究几近空白。在沈丹森博士(Tansen Sen)的建议和帮助之下,本刊特别组织编辑了本期“印度华侨华人专题”。  相似文献   
84.
针对国内外印度华侨华人研究边缘化的现状,从人口特征、职业特征、文教事业及社团、宗教信仰及族际通婚等方面对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华侨社会进行了分析,对印度排华运动、由此造成的印度华人社会的衰落,以及中国政府接侨及归侨的安置情况进行了阐述,认为印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会对印度华人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从奥兰多·帕特森的种族定义入手,探讨加尔各答客家人种族认同的构成,就加尔各答客家人而言,有三个因素对确立和维持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即国家和民族政治、不同种族从事不同职业的分层制经济和东道国以“洁”与“不洁”之间的象征性对立为基础的宗教制度。种族、种姓、语言和宗教是维持种族认同的几个重要因素。种族认同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由于职业、教育和政治环境迥然不同,客家人其认同轨道会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6.
作为对印度加尔各答华人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从文化认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在南亚唯一唐人街及华人社区生活的加尔各答华人多元化宗教信仰。通过对其宗教信仰中“中国传承”和“住地创新”两方面内容的归纳分析,揭示出在印度加尔各答华人社区内,独特的中国及印度元素兼备的华人多元化身份特征及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7.
黄骅古贝壳堤位于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由6条堤组成,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现状及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88.
之夜  紫云  恒伟 《旅游纵览》2008,(5):18-21
<正>印度舞享誉世界,因此它是印度旅游业中最大的观赏篇,是印度一道最绚丽最古老最文化的风景。——题记印度是可以把舞蹈当成一个国家鲜明的符号的,印度舞蹈可以直译印度悠久的历史、缤纷的文化、多姿的风情。  相似文献   
89.
《湖南文史》2008,(3):37-37
“转”,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佘,所以把这种说法叫做转法轮。  相似文献   
90.
老晖 《收藏家》2008,(6):I0001-I0002
二十世纪中后期三大考古发现表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台湾的卑南文化时期,琢磨玉器的工艺,已经具有了极高明的水平,由此奠定了中国琢玉文化妙不可言的第一个高峰。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琢玉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的第二个高峰。明清时,中国琢玉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的发展与普及,也由此将中国古代琢玉文化演变到了雅俗共赏的历史时期,成为历史上古玉文化的第一次世俗化高峰。由此可见,赏玩玉器由来已久,历朝历代都不乏人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