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设计是所有豪华品牌的必修课,一流品牌必有自成一派的设计哲学。凯迪拉克,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美国经典豪华品牌,凭借独有的设计语言在业内独树一帜。作为凯迪拉克旗舰产品,SLS 赛威传承并发扬了其一贯的前沿设计概念,凭借着刚劲,利落的棱线设计,完美演绎钻石切割的精髓。  相似文献   
62.
"丁戊奇荒"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历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成果硕硕,多以高屋建瓴的方式把握整体,鲜少微观考察,更缺乏对灾荒中身处社会底层的个体生命的关注。因此,如何将其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理论创获,是"丁戊奇荒"研究的新课题。以留存在山西省阳城县乡间社会的、记载"丁戊奇荒"的民间碑刻为研究材料,以灾民的身体侵害变故以及遭遇变故后民众的身体伦理变化为考察对象,着力将灾民的身体重新放入其发生变化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关注身体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互动。为了更加深刻地呈现这种变动,进一步引入叙事理论,就灾荒与叙事等理论核心要素之相互关系开展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尝试实现从灾荒叙事向身体叙事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63.
当代民俗学的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界和公众对民间话语的兴趣剧增,叙事和地方性知识变得日益重要。普通人的民间话语作为权力的工具,越来越多地显现在公共文化中,创造了舆论关注的亮点;在健康与法律等诸多领域,民间话语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共识性的认可,"民间话语转向"导致了认识论的革命。在此社会变革的氛围中,民俗学急需处理与民间话语相关的"为与不为、能与不能、该与不该"的问题,思考怎样扮演真实的、想象的和潜在的角色,来促进文化与社会的改变。  相似文献   
64.
关昕 《民俗研究》2016,(5):64-72
地方庙宇的发展变迁是讨论当代社会公共场域演进的必要议题。当代北京东岳庙的变迁历程展现了"民俗博物馆化"和"制度宗教化"两条演化脉络,再生的博物馆与宗教组织分别在各自的话语体系中译解着传统,对空间进行重构。两条脉络在同一空间里的交流与合作、碰撞与冲突,既映射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多种路向,也关联着不同的科层治理结构和组织权责,体现了对"国家"的路径依赖。从庙宇的演进历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社会公共空间变迁与重组复杂机制的视角。  相似文献   
65.
一朵姣 《风景名胜》2016,(6):125-129
“如果注定20年之后,我会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为什么我不提前找一个人烟稀少、环境优美的地万,去实现这个理想?天底下不是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种幸福, 来丽江后才发现,生活在小桥流水的诗意里,面朝雪山,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之美因爱而生 阿海的芳香苑多肉植物主题精品客栈在丽江束河古镇,一个无数人向往的去处.阿海最初选择丽江,是因为她的胸怀像大海,承载和包容一切.无论是谁,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有人说,现在的丽江变了,变得商业了、世俗了,其实,真正变的是人心.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你豁达了、柔软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就会变得不一样,生活的美学,因爱而生.  相似文献   
66.
在西方,民族意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宗教意识的衰落而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取代宗教意识而成为联结社会成员的主要纽带。随着西方资本的跨国扩张,欧洲民族意识很快演化为极端民族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利用民族主义的集体性所进行的大规模殖民,使得殖民地民族的意识觉醒,并逐步发展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印度后殖民批评家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认为,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是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两种表现形式,其共同特点就是把“民族”这个范畴本质化而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构建性质及民族叙事固有的矛盾性。关于民族主义造成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冲突,查特吉在后殖民民族主义研究“三部曲”中已经谈得很多了。本文从民族叙事本身的矛盾性出发,揭示民族叙事在构建统一体的过程中对于差异的忽略,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如何“复制”了殖民主义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疆界内的少数群体及妇女构成新的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67.
水域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域景观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价值是人类审美和水域景观联系的纽带。水域景观美学价值的评价是天然水资源成为景观水资源(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美学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域景观的观赏质量,它是水域景观旅游价值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根据人类神经生理、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人类审美的主观缘源;再重点剖析水域景观的美学特征;最后提出水域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的理论。  相似文献   
68.
王立 《文物天地》2023,(S1):91-95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个性化的社交媒体势必将在文博传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舆论的引导也将从官方逐渐倾向大众。博物馆本位的宣传应学会将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时代逻辑的表达话语,以谦恭的姿态,真正走到观众中去聆听,才能正确了解并掌握舆论的主动。  相似文献   
69.
于晖 《文物天地》2023,(S1):85-90
西安博物院推出的原创展览“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长安行”从馆藏唐代三彩腾空马入手,延伸虚构出一个西域少年远赴长安追梦的精彩故事,通过少年的视角,展现异乡来客对大唐的文化认同,再现长安都市的万千气象。展览意欲呈现“小人物”眼中的“大时代”,是其在叙事方面的独特之处。“长安有故里”带给我们的是对当下博物馆展览主题日渐宏观化趋势的反思。  相似文献   
70.
本论文对满族文本神话中的女神形象,从其外在形象特征与内在民族精神追求两个方面进行美学价值分析,指出满族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是外在形象之美与内在精神之美的统一体,在满族民族精神诉求与文化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