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方学志 《广西地方志》2001,(2):49-50,53
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政治斗争,是宋代是也中国历史一件大事。宋崇宁间(公元1102~1106年),划定元祜党人司马光等为奸党,由徽宗和蔡京手书,多次立石,昭告天下,影响重大。崇宁五年(1106年)出现星变,朝野大震,诏令尽毁党人碑。自是,曾立于京师和各州县的党人碑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02.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天下至少借助了小麦的力量。祖籍西方的小麦、绵羊和其他文化因素在向东传播后,大大地改变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在公元前221年之前很久,中国历史的进程、天下的分合,已经因为小麦这个西方来客而注定了。  相似文献   
103.
福清市有条街道名为“一拂街”.是为了纪念北宋时邑人郑侠。郑侠,字介夫,号“一拂居士”、“大庆居士”,生于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家住福清海口镇覆釜山下(今为牛宅村),后迁至县城西塘,因而人们又称其为“西塘先生”。  相似文献   
104.
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这不仅表现为典章制度史、财政问题与部门经济史、城市史、人口史、货币史、区域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家族史、妇女婚姻、文化思想等领域都有颇见功力的专著问世,而且对诸多热点问题,如历史分期与宋代的历史地位、积贫积弱、宋代经济发展水平、南宋历史地位、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太祖不杀大臣、相权消长、士风、士人转型与唐宋变革以及王安石变法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大推进了对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特点的认识。思想解放、研究方法和倾向的多样化、宋代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均对宋史研究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研究中也存在不讲求学术规范、重复研究、短期速成等缺陷。  相似文献   
105.
王媛 《神州》2013,(11):22
在战国七雄的角逐中,秦国完胜,而且这一神圣使命历史非常垂青秦始皇。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除了商鞅变法后,秦国政治模式的先进性和务实化的延续,可以说既是秦国厚积薄发。更主要的是秦始皇在用人方面的英明伟大,是其他六国的平庸君王无法比拟的。秦始皇嬴政,13岁登基,一直到22岁执政的少年秦王,还在养精蓄锐、  相似文献   
106.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资产阶级上层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然而,这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失败了,原因除了耳熟能详的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封建思想的禁锢、反动势力的异常强大以及资产阶级上层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等等都注定了戊戌变法难逃失败的命运。?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呢?本文以社会结构和变法策略为视角,试图给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7.
改革难     
叶超英 《文史月刊》2013,(12):78-78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国耻使慈禧痛定思痛,思想上开始从血腥镇压变法向富国强兵转变,自图变法。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一篇以光绪帝名义颁布的“上谕”中指出变法之难:“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  相似文献   
108.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奉旨向光绪帝进呈其著作《变法通议》,该进呈本和抄本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变法通议》进呈本和抄本,与梁发表在《时务报》上的《变法通议》相比较,文字大体相同,但新增了11篇文章,基本将其当时最重要的政论文章都抄录进呈了,以能影响光绪帝的思想。由此再查当时梁启超在《时务报》《知新报》《湘报》发表的所有文章,发现另有42篇未进呈,除了不宜进呈的文章外,另有《说动》《论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3篇,主要是隐瞒了"大同三世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9.
由于嬴秦贵族多采用直肢葬,平民多采用屈肢葬,有关学者多以为秦人葬式与社会等级密切相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收集分析秦人葬式资料发现,这种象征意义只延续到春秋战国之交。战国早、中期后,随着小型秦墓中直肢葬的增加,秦人葬式中的等级色彩逐渐消失。这一变化应是内、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外来移民的大批涌入,将平民直肢葬风俗带入关中秦地,内因则是秦国实行的变法革新,变法削弱了旧传统势力的影响,使得平民直肢葬有了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110.
高专诚 《沧桑》2015,(1):20-28
战国前期,先后发生了三场著名的变法活动,即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本文拟以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为重点,并参照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研究,深入思考社会变革对于国势、国运以及更广大空间和时间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