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凌家滩古玉受沁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 ,凌家滩古玉的颜色、透明度、硬度、吸水性等物理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甚至出现了“外实内松”的特殊现象。为研究和解释这些现象 ,对典型样品进行体视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结果表明 ,古玉在入土埋藏后先后经历了风化淋滤阶段和渗透胶结阶段 ,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是造成古玉“外实内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源氏物语》古本由散文体叙事部分与韵文体(和歌)抒情部分构成,散韵两部分密接不离,形成了独特的文体美,是古日本和歌文学向物语文学过渡的一种特殊体例。和歌作为整体文本构架间的肌质,将整部小说各部分有机的衔接、融合。由于和歌用典繁复、隐喻深奥,在其千余年的历史受容过程中歧义繁多。本文以桐壶卷和歌第二首为研究对象,从该首和歌的语义受容、文本解构,及不同中文译本生成的对比研究着手,旨在更好地阐释和歌在文本中的话语机能。  相似文献   
23.
债帅指中唐时举债贿赂宦官而得以出任方镇的节度使。债帅的产生从法律上讲是贿赂犯罪持续实施与展开,即禁军将校举债行贿、中尉受财而为人请求、债帅出镇后在辖内索贿还债。中唐时期吏治败坏、政以贿成,加之藩镇权重、易于聚敛,宦官专权、操纵朝政,这些社会变迁决定了债帅这种公然违法现象存在与泛滥,而唐律惩治贿赂罪的种种规定,在此也沦为具文。  相似文献   
24.
高峰 《环球人物》2012,(33):72-73
这个15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写博客记录塔利班统治下的生活,建基金会帮助贫困女孩上学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公众投票环节,一名巴基斯坦少女进入前三名,紧跟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埃及总统穆尔西之后。这名少女名叫马拉拉·尤沙夫赛,年仅15岁,有着橄榄色皮肤、浓密眉毛和澄澈的棕色眼  相似文献   
25.
受赐花翎在当时是极大的荣誉,受赐者极少。在刘清之前,贵州人中只有李士杰一人受赐。至此,刘清名闻天下。  相似文献   
26.
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是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基本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有效落实和保障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发展、人权进步、文化传承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加大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发展民族经济、完善民族教育立法是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有效落实和保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7.
《南方人物周刊》2013,(34):14-14
马拉拉·尤苏芙札,现年16岁,因为倡导女童平等受教育权而闻名,英国前首相布朗称她是“勇气和希望的象征”。  相似文献   
28.
《庄子》之文,有“三言”之说。对“三言”的理解,分歧最大、众说纷纭的当属“卮言”。影响较大的如“酒器说”“酒语说”“漏卮说”“危语说”“祝酒辞与优语说”“支离说”等等。但每一种说法,都有其无法自圆的内容。在考查了“卮言日出”“卮言为曼衍”等命题的重要内涵后,论证了“卮言”的文学特质,得出“三言”中“卮言”的比重最小,但“卮言”对庄子的文学意义却是最强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梁馨月 《丝绸之路》2013,(4):144-147
无论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受教育权如何得到切实保障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受教育权基础理论研究的欠缺严重制约着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实践,故通过探讨受教育权的概念、性质以及其理论的发展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这项权利,也有助于指导实践中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30.
“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的称谓在古代文献中多有提及。然古人对三者的研究往往是单一的、零散的,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从文献学入手,对三者的文献材料广为搜集,加以梳理,进行比较,试图找出三者的演变历史及内在联系,并对文献中出现的错讹进行了订正,以达到去讹存真、正本清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