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镇远     
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至今已有2290年的置县历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在华日本人们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镇远城墙  相似文献   
102.
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道路上,有这样一支部队曾血染战旗,屡建功勋。他们来自邻邦朝鲜,由于战事等原因迁入东北,融入当地百姓,并把自身命运与中朝两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相系,在朝鲜需要他们的时候,受命回归,继续浴血奋战。请阅《揭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师"》一文,缅怀这支英勇部队的前世今生和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03.
陈永成 《百年潮》2014,(2):14-22
正20世纪30年代,世界处于反殖民主义和反法西斯时期,印度人民挣扎于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人民则惨遭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中印两国人民相互同情和支持,争取民族独立。代表印度政府和人民来中国抗日前线救死扶伤的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五位大夫,在抗日战场上的感人肺腑的事迹,中国人民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04.
王恩宝 《百年潮》2014,(7):56-62
正韩乐然,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龙井村一个朝鲜族农民家庭。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绘画艺术家,被称为"中国的毕加索"。同时,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韩乐然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去东北开展建党活动,是东北地区中共早期组织的领导人。1929年秋调回上海工作。1929年末,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韩乐然在从事绘画艺术的同时,还参加了法国共产党组织的反法西斯斗争、法国共产党中国语言支部活动、中国留学  相似文献   
105.
肖高 《纵横》2011,(12):9-13
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毛泽东访问苏联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我曾随周恩来总理到满洲里迎接他胜利回国,现将有关情况回忆如下,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06.
《纵横》2013,(11):41-45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刚刚两个月,毛泽东访苏。毛泽东的第一次访苏行程长达两个月。这个数字在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毛泽东借助为斯大林祝寿的机会展开了他智慧的外交攻略,不仅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且还获得了援助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工业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07.
杨燕  杨振 《文史月刊》2010,(10):35-38
<正>一、蒋介石自请"对头"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联络"同美国的感  相似文献   
108.
1995年11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受叶利钦总统委托,代表前苏联政府授予阎宝航、阎明诗、李正文三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奖章,表彰他们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的特殊贡献。李正文出席了这次隆重的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109.
刘军 《贵阳文史》2008,(2):27-32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的各个战场,都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阶段。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虽作垂死挣扎,但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都已转入不同规模的反攻。日军犹如夕阳西下,气息奄奄,已经开始出现大崩溃的局面。5月上旬,日军在湘江芷江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最后一次进犯后。日军败局已定、士气低落,而中国军队却越战越勇,中日军队在雪峰上展开了会战。  相似文献   
110.
胡兰畦(1901——1994),女作家、中国妇女界的著名社会活动家、知名的革命女杰、著名的反法西斯女战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历史上,她是声名赫赫、叱咤风云的女杰。只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解放后,她失去了更好为祖国和党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