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柿园汉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30余公里芒山镇柿园村东的一座小山上,西北距梁孝王墓约500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商丘市文物工作队与永城市文管会于1990年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一座“斩山为廓,穿石为藏”的大型崖洞墓,由墓道、斜坡甬道、主室、棺床室以及7个侧耳室组成,墓道坐东朝西,宏伟壮观。  相似文献   
72.
73.
<正>郭沫若上山点新墓1968年7月20日晚,当郭老在北京得知满城古墓发掘出"金缕玉衣"的消息后,兴奋地要求中央能安排他前往发掘现场予以证实。第二天,当中  相似文献   
74.
2009年12月,在辽宁省普兰店市铁西办事处西北山村姜屯南约500米处发现了一处汉代墓地(图一),20世纪70年代曾在此墓地南二道岭大队张店生产队和驿城堡大队乔家屯生产队发掘了10座贝壳墓[1]。2010年3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墓地进行了勘探与发掘,清理汉代墓葬212座,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现将M45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5.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敏 《史学月刊》2003,(9):32-36
对《二年律令》中《户律》、《赐律》、《秩律》、《置后律》及《收律》等的制作年代进行考证,证明《二年律令》中的诸律并非制作于同一时期,从而为正确运用《二年律令》提供了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76.
2012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大白杨村附近发掘清理了汉代墓葬14座。这些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个别为竖井式墓道土洞墓、竖井式墓道砖室墓和斜坡式墓道土圹墓。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铁器、铜器和五铢钱等。这批墓葬的年代推测多在西汉中晚期,墓主为长安城的平民。  相似文献   
77.
2013年9月,伴随着河北博物院新馆的对外开放,新改陈的《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正式与观众见面。新版陈列综合社会各界意见,对1999年版《满城汉墓》陈列做了较大修改,陈列内容更加丰富,展品更加多样,特色更加鲜明,在业内和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荣获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本文从选题优势、主题定位、内容框架、展品组织、设计亮点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陈列的设计构思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78.
论文对资兴西汉墓的越文化因素进行识别,讨论了资兴西汉墓越文化因素的源流。在此基础上,将资兴西汉墓与平乐银山岭汉墓、广州汉墓进行比较,初步分析了湖南越族与两广越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2009年6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配合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房山区分中心住宅项目工程建设,对发现的3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陶器、铜器、铜钱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分析,墓葬时代为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80.
何立民 《南方文物》2010,(3):29-39,43
上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发现大量简牍文书之后,中国本土的简牍帛书的出土,此起彼伏,蔚为大观;7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开展,简帛实物出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贵、形制之丰,更是震惊世界。简帛研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综合、从草创到成熟的过程。纵观一百多年的简帛研究史,不仅涌现王国维、劳干、陈直、陈梦家、裘锡圭、森鹿三、大庭修、池田知久、何四维等多位影响深远的学者,产生出像《流沙坠简》、《汉简缀述》、《居延汉简研究》、《汉简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等大批经典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甲骨学、敦煌学等显学比肩的重要学科——简帛学。同时,显学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人投入其中,逐渐成为简帛研究的中坚力量。随着文字考释、简帛整理等工作的坚实展开、各学科参与研究的深入进行,全面认真梳理近百年来简帛整理与研究的得失,从方法论角度予以概括总结,为未来简帛学研究指明方向,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从新的视角重读经典名著,从前辈研究中汲取营养、借鉴思路、提炼方法,是拓展未来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鉴于此,本刊关注这一重要课题,拟连续刊载"经典重读——简帛部分"的文章,为初学者提供学术回顾,指点治学门径;为学术界简帛研究,提炼方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