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罗勇 《中国西藏》2013,(6):36-39
乃宁寺,也称乃宁曲德寺或“南尼寺”。位于日瞎则地区康马县南尼乡境内,距204国道207米,距江孜县城10公里,有1100多年的历史。古刹厚重古朴,佛像庄严,朝圣的人络绎不绝。寺内文物众多,有明朝时期的唐卡,  相似文献   
42.
堡堡相连     
叶梓  党旭涛 《丝绸之路》2012,(17):45-49
通渭是陇中的一个小县。 数年前,我去兰州读大学,大巴车会穿通渭小城而过,然后在县城的出口处小停一会儿。车一停下,就会有不少兜售茶叶蛋、麻花、矿泉水的农妇蜂拥而至,围住车窗和车门低声叫卖。我至今还清晰地记着她们的样子,头裹一方深色围巾,衣着破旧、朴素,一张张布满皱纹的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辛酸与艰苦。  相似文献   
43.
平遥古城是目前中国保存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池,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境内,包括平遥城墙之内的整个古城区、距县城西南6公里的双林寺、距县城东北12公里的镇国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44.
贾兴福 《巴蜀史志》2011,(2):11-12,F0003
北川的10月是多雾的季节,浓浓的白雾带着缕缕雨丝般的湿气,就连一株株从水泥砖块夹缝中挺立盛开的黄花槐的花瓣上,都坠满了雾气化成的水珠,晶莹剔透。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参观者轻轻的脚步声。不远处,是几块半躺在废墟上的温馨提示牌。上边写着:“亲人安息了,我们还忍心惊扰他们吗”、“放轻你的脚步,放低你的声音.给逝者一个安宁”……  相似文献   
45.
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座邮局、第一家洋行、第一个驻滇领事馆,这众多的“第一”全部指向一个地方——蒙自。然而,滇越铁路的偶然改线。却使盛极一时的蒙自县城瞬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所取代。而那个原本只有十几户人家、被称为“壁虱寨”的地方,也因为有了铁路,在几十年间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46.
大年初四,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穿越平原和山脉,几经辗转,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来到陕北高原上四面环山的神木县城。城里灯火通明,高楼林立,周围山坡上也点缀着一盏盏彩灯。穿行在县城繁华的东兴街,随处可见各种高档的酒店、会所、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惠民路和滨河大道上,宾馆鳞次栉比,与普通的内陆县城相比,这里有着一种显露无  相似文献   
47.
行走云龙     
云龙,是一个悠远神秘的地方,仰慕累积多年,直到2012年的某一个冬日,在顺濞下楚大高速又上跃龙一级路,云龙县,才真真切切地靠近。未到云龙,沿途的清澈河流与缤纷山林,让内心的期待渐次叠加:云龙,你会用怎样的风景,来迎接我这个挑剔的过客?天池听涛声云龙县城很小,小到老同学几分钟就找到我们驻车的饭店。吃过早饭,在老同学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48.
科迦,藏语意为“依赖于此地扎根于此地”。南距普兰县城18公里,位于阿里四大河流域的孔雀河下游。孔雀河沿喜马拉雅山北麓悄然南流,穿过普兰县城,流过科迦村、科迦寺,最后从斜尔瓦山谷进入尼泊尔境内。这里平均海拔约3850米,自古以来就是阿里乃至整个西藏对外(主要是尼泊尔、印度)贸易的一个重要通道,以及国外朝圣者往来的通道。  相似文献   
49.
赵龙莎 《神州》2013,(32):151-151
专名和通名统称为名称。名称的研究一直是当代哲学、逻辑学与语言学三大领域的共同课题。现今,对于名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意义和指称这一问题上。一般认为,与通名不同,专名只有指称没有内涵,然而它们的区分并非总是界限分明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专名和通名有相互转化的潜在可能。本文在分析现有名称理论的基础上,旨在发现专名与通名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50.
刘德龙 《民俗研究》2001,(4):192-195
每当吃西瓜的时候,禁不住总要想起家乡的西瓜摊。老家地处鲁北平原的滨县(现滨州市滨城区),在紧邻县城的一个村庄。屈指算来,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已三十多年。在家的时候,家里和大多数乡亲们一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经常连粮食都不够吃,要吃点西瓜更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一年四季,啥时想吃啥时去买,到了夏天还经常一买几十斤、上百斤。那时候,多数生产队只种粮食棉花,往往还完不成公粮、皮棉交售任务,保不住社员口粮,根本顾不上种其他经济作物,种西瓜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粮食产量过关的生产队偶尔种点西瓜,舍不得都留给社员自己享用,除去多少分给大家一点,大部分是拉到城里卖,以便换回钱来到年底作劳动工分分红用。有些社员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点西瓜,也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为了卖出去换点零花钱。这些集体和个人卖瓜,有自己直接摆摊叫卖的,也有成批量趸给集镇上的摊贩,他们再去摆摊零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