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一曼 《文物》2012,(12):90-9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是国内收藏大宗殷墟甲骨文的单位之一,收藏甲骨之数量达2023片。宋镇豪、赵鹏、马季凡将这批甲骨进行整理,于2011年编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以下简称《历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历藏》一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为甲骨彩色图版,包括有字甲骨1920片、零星小碎  相似文献   
12.
(酉彡),是商代卜辞中最为常见的字之一,但对于此字的释诂,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本文认为,甲骨文(酉彡)字既非罗振玉所说的意为尝酌的酒祭,亦与郭沫若所说的乃积薪燔柴之槱祭无涉,而是鼓缶、击缶古俗之写照,考(酉彡)字造字本意,酉即陶质酒器,彡乃敲击酒器所发出的声音之标符,(酉彡)正是鼓缶为乐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被专用作以音乐祭祀的祭名,乃彡字的繁文,即后世之肜字。  相似文献   
13.
把甲骨卜辞的结构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几个部分,这对于卜辞的早期研究意义重大,但随着对甲骨卜辞研究的深入,这种分法逐渐显露出一些弱点,它不能真正揭示甲骨占卜祭祀的全过程,一些卜辞的性质被隐藏了起来.虽然学界提出了署辞、兆辞、果辞等术语,以期更细致的揭示卜辞的结构,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卜辞...  相似文献   
14.
说“口凡有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卜辞中屡见“■(即《甲骨文编》151页第6行以下所录之字)凡有疾”之语。“■”当从徐宝贵说释为“肩”,“凡”当从唐兰说释为“同”。“肩”字古可训为“克”。“肩同有疾”,意即能分担王疾,反映了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的想法。卜辞中还有“克兴有疾”之语,应与“肩同有疾”同义。  相似文献   
15.
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有关祭祀用牲的记载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字形和写法①。因为涉及文字的考释和商代祭祀用牲制度,本文对此略加考辨和分析。一.关于牡豕据《花东·释文》,花东卜辞中表示雄性之豕的字共有A—D诸形。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中的“(?)”字旧释为黍是有问题的,从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相间卜辞、同期卜辞以及与水的亲密关系、古文献金文习语、种植方式来看,它符合水稻亲水的特征,应是五谷作物中的“稻”字。  相似文献   
17.
商代夷方的名号和地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墟黄组卜辞中的重要方国“尸(夷)方”,学者或释为“人方”,意见长期不能统一。小屯南地H31、H57出土的无名组卜辞也有“尸(夷)方”,都邑地名和黄组卜辞相同,而字明显是“夷”,证明该方国应为“夷方”。无名组卜辞征夷方地名有,与黄组征人方地名有齐、淮(潍)配合,又证明夷方都邑位于淄、潍之间。  相似文献   
18.
华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兽蛇的一些特征,创造了“龍(龙)”这种威力巨大的神异之物,且赋予它诸多特殊的神性。通过梳理殷墟甲骨文的材料,知“龙”于卜辞可作人名、国族名以及神祇名。殷卜辞所见的“龙方”主要活跃于商王武丁执政时期。为了深化对“龙方”的认识,我们结合相关资料的系联整理,就“龙方”的史迹及其与商王室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够对殷商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 )、( )二字常见于征伐卜辞,如。  相似文献   
20.
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骨文所反映的殷人宝玉意识及用玉制度对我们认识商代及其前、其后不同时期的用玉制度及其发展是很有启示的。卜辞中的“玉”及有关记载表明 ,玉为商奴隶主贵族贪求和崇拜的财富 ,并千方百计将之聚敛到当日的王都殷墟。殷人的宝玉意识 ,被周人继承并直至春秋时期而不衰。殷人祭祀时 ,不惜动用珍爱的玉为祭品 ,但行祭比用物牲和人牲不仅次数少 ,而且数量小。所祭商先王为商王中重要者 ,因而用玉行祭规格较高。甲骨文用玉行祭的祭名很多 ,但包括“燎”在内没有一辞是祭天者 ,甚至用玉祭上帝也极少见。这说明 ,把《尔雅》、《周礼》及汉儒注疏中有关燎祭祭天的说法派用到商代考古现象的解释中 ,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因此 ,我们研究商代及商代以前时期的用玉制度 ,不应儒学化 ,特别是“汉儒”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