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王晓虹 《满族研究》2007,(2):127-127
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82.
“十五”以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6年,全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民和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19万元,增长29.6%;城镇居  相似文献   
83.
<正>去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志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条例》指出,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  相似文献   
84.
于沛 《史学集刊》2020,(1):2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新史学,构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体系提上日程。所谓“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体系”,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原创性和批判性的研究实践,逐渐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关注人类的世界史理论框架。其目的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识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科学阐释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获取历史的启迪和智慧,以更清醒地把握现实、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85.
谢成 《丝绸之路》2000,(4):55-58
麦积山121窟建造于北魏,系覆斗藻井型窟。本文突破寻常佛教艺术的眼光,对窟内一组“菩萨向弟子说法”雕塑进行了解读。认为这组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不仅因为它有着余味无穷的艺术空间和魅力,而且因为有一股宗教力量束缚不住的盎然生机和对个体生命感受的大胆抒发。体现了自由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植.  相似文献   
86.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突破日军防线,进入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87.
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青海革命时期点燃星星之火,在建设时期探索奋进,在改革开放时期锐意进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破浪前行,团结带领青海各族人民书写了英勇顽强、迎难而上、突破创新、不懈奋斗的恢宏史诗,铸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往光明"的辉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新纪元"的辉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88.
王辉 《文博》2012,(4):95-96
墨子是先秦时代的重要学术流派,其创始人墨翟,春秋战国之际游历宋、齐、鲁与南楚之间,聚徒讲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为了反对非正义战争,墨翟曾亲至楚都郢,与公输盘演练攻守之术。战国中后期,墨分为三,成为当时的显学,有相里氏之墨、相  相似文献   
89.
徐兆仁 《史学理论研究》2012,(3):110-118,161
当代历史学研究能否不断取得学术创新,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即学术功力、研究视野和理论方法。学术功力包括研究者的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品德、史料搜集和掌握、历史知识贮备、语言文字运用、分析和批判等专业能力;获得和运用整体视野、多元视野、比较视野和跨学科视野,即可为学术创新奠定牢固的根基;史学研究实践推动史学理论的突破,总结并提炼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有望带来历史研究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90.
张静 《百年潮》2012,(9):57-63
1971年7月、10月,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两次赴华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进行秘密会谈。基辛格北京之行的目的,在于就一系列国际和双边问题与中国形成谅解和共识,打下中美两国信任关系的基础,筹备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