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前已经在治理黄河问题上有所谋划和举措。国民政府介入治黄的背景与其导淮政策密不可分。国民政府在黄河与淮河治理次序上先后经历了"淮黄同治"与"先淮后黄",而后迫于各方压力又不得不对"先淮后黄"的政策做出修正。国民政府介入治黄是宣示其对于孙中山政治遗愿的继承,也是彰显其政权合法性的一种标志,一定意义上还是整合黄河流域各军阀势力的一个恰当借口。黄河对淮河的影响关系也使得国民政府在导淮的同时不得不顾及治黄。国民政府各部会介入治黄,则怀有政治企图或有所束缚。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国民政府在治黄问题上表现目标不一,政令多变,协调乏力,效果不彰。国民政府初步介入治黄的表现与特点,预示日后黄河水利委员会亦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23.
由李文军、王逢睿撰写的《中国石窟岩体病害治理技术》一书,洋洋40万字,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本书紧密结合石窟保护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论述了石窟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科学地分析了石窟岩体病害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将工程地质学、地质力学、滑坡学及岩土工程学等学科的一些成熟理论和技术引入文物保护中,将危岩体和滑坡计算理论及防治技术--锚固理论的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治理工程中,对石窟的各种岩体病害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4.
赵振坤 《区域治理》2022,(13):42-45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落实,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结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性高效治理的路径,围绕着政府、市场、网络监管、基层自治组织等多个角度研究了综合性高效治...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我国农村社区为课题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公共突发事件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社区管理困难的问题,以全新的视角提出多种创新性解决办法,利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重点问题研究,发挥农村社区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起到防控相关事件的长久性作用,打造农村社区共同体.以优化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为主题,从全新的...  相似文献   
26.
余京津 《区域治理》2022,(11):165-168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在提倡"1+1>2"的协同理论指导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在本质上是可行的,也是促进两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两者的协同创新一方面是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也具有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具体说来,可以从教育目的、师资队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赵亚川 《民俗研究》2024,(2):40-48+157-158
乡村文化治理受制于具体的时代、社会及经济情境等,是国家“治理术”之一环。连城铁家曾是地方上的显赫家族,拥有同当地土司相当的家寺、家庙,后由于历史原因全部被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铁氏文化精英主动将宗族“复兴”的系列实践活动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导向及主流价值观念相调适,官民双方的关系更多呈现为互相理解和求同存异,而非对立冲突。一场国家引导、民众主动迎合的文化治理在铁氏宗族的建构或复兴过程中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文化既是治理的对象、工具(手段),亦是目标,成了有效调节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场域。  相似文献   
29.
2022年,国家治理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围绕“治理”的基本要义,学界逐步将问题意识聚焦到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方略、政治举措的运作机理上,并从财政、经济、边疆、民族、灾害、环境等多个维度丰富了“治理”的实践意涵,进而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革新完善提出真知灼见。推进国家治理史研究,应加强理论建设,加强整体性、贯通性研究,加强多学科协同。  相似文献   
30.
田一平 《史学理论研究》2022,(6):133-137+160
大运河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清代是大运河治理的集大成时期。为治理河务,雍正帝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整饬康熙末年运河治理中存在的弊政;另一方面,通过河政改革,协调河、印关系,实现河、印“一体”。通过此次治理,大运河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力地维护了清朝大一统政权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