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朱坤 《文史月刊》2012,(Z3):4-6
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响到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九华山民俗活动的内容,形成了以地藏菩萨为中心的民俗活动,其祭祀方式也因此与众不同.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自然成了民间组织和开展民俗活动的基她,寺庙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地藏信仰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形成了九华山民俗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32.
雷虎 《风景名胜》2011,(10):54-71
环青海湖是一年前骑皖南就有的约定,一年后,大伙儿如愿以偿用各种“伎俩”获得假期。一行八人从南京、北京、杭州齐聚西宁。人家华山论剑,各路豪杰齐聚华山之巅,是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号和九阴真经的不世武学。我们是为了啥?我们骑的不仅是单车,骑的是情义。  相似文献   
33.
陈钧 《神州》2011,(4):60-61
玉树萧然物外身,丹青难写是精神。这是著名诗人、书画家刘福林在《墨梅画谱》中"题梅诗选"第六首中的诗句。玉树,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称:"玉树者,武帝所作,集众宝为之,以供神也。"  相似文献   
34.
李飞 《文博》2022,(2):81-85
《汉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是备受清代金石家关注的珍品,如今其上题跋累累,其中有一则跋语落款为“老木”,之前未见有详细论定此题作者身份者。本文综合年谱、诗词、题跋等各种记载,比对书迹,考证“老木”即清代金石学者瞿中溶的晚年自号,《华山碑》长垣本上这条题跋是道光十七年三月七日,刘喜海在苏州请瞿氏所书;进而揭示《华山碑》长垣本在清代中后期的流转及其背后宦学交游之史迹。  相似文献   
35.
古代建筑是历史上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迹,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宗教建筑是建筑的精品,最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古代建筑本身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而宗教建筑又是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宗教建筑有着浓郁的中国本土色彩和地方民族特色,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宗教建筑也已成为许多城市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6.
张崇岱 《江淮文史》2005,(2):163-167
华山山脉从青阳县城的城郊起,向南蜿蜒直到消失于太平湖边,全长约40公里,太平湖的南面便是黄山山脉了。  相似文献   
37.
天街觅浪漫     
张衍荣 《丝绸之路》2009,(15):59-61
泰山古称岱山,因其位于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海拔1545米,较之于华山、恒山要低好几百米。但是,它却是“五岳”中的龙头老大,地位独尊,古往今来,多少封建帝王、文人墨客、名流雅士、善男信女都对它顶礼膜拜,山呼起敬。  相似文献   
38.
丘桓兴 《旅游》2004,(6):28-39
在中国的各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相似文献   
39.
<正>"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三山指的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则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和嵩山。这些祖国名山,各有各的宏伟,各有各的险峻,但是要想体验身临其境的险峻,那一定非华山莫属。华山有5座顶峰——北峰,中峰,东峰,西峰,南峰,就难易度来说,北峰最容易,就海拔来说,南峰最高。这次有机会去华山,我不仅把5座顶峰都拿下了,而且还体验了一把华山最刺激的景点"长空栈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蕴和地质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