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论文利用俄罗斯联邦移民局和联邦统计局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探讨近年来俄罗斯移民尤其是劳务移民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从事行业以及中国移民在俄罗斯的发展状况,指出了俄罗斯在制定移民政策存在的弊端,并从"现有移民政策的局限"和"有效管理外国劳务移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认为一国移民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符合该国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大局,而且要认识到移民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正>《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是国内刊登华侨华人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刊物,1998年以来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2012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学术性,密切跟踪学术前沿,注重学术创新。辟有  相似文献   
13.
李晓萱  黄磊 《旅游》2015,(5):141-145,140
2014年11月10日APEC晚宴,习近平向全世界人民表达了选择在水立方举办领导人欢迎晚宴的初衷:"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两千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这座极具象征意义的新北京地标性建筑就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水立方。汇集精品赛事汇聚全民健身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两大精品场馆之一,也是唯一一座由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是北京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撰写从清末至新中国建立至今的沙金套海地区的汉族移民的时间,原因与生活状况。套西顾名思义,是指黄河河套以西地区。据史料记载:"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也,地在河套以西,东宁夏,西甘州,北瀚海袤延七百余里,至京师五千里""阿拉善额鲁特在河套以西袤延七百余里,至京师五千里"历史上常常将阿拉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之旅     
花影 《贵阳文史》2015,(2):56-58
从九寨去往若尔盖,海拔逐渐高起来,天气也越来越有高原特点,下雪,出太阳,蓝天白云,乌云压顶,各种天气跳跃出现。路上遇到帐篷部落,一座座白色的帐篷或密或稀地散落在草原上,就像珍珠一样圆润动人,再衬着雪山,这是牧民们多么诗意的居所。我要是牧民,我也不愿意住在水泥房子里,我也要骑着马,唱着歌,赶着我的牛羊们,不停地往草肥水美的地方去。这一路上,真是个牛羊满山坡啊,放眼望去,哪儿哪儿全是黑黑白白的星星点点,瞧着真喜人。我特别希望路上能遇到一群羊,然后我跑到羊群里去,抱起小羊拍拍照,假装我有一  相似文献   
16.
张红军 《文物世界》2015,(2):23-25,36
马可教墓志铭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本文根据墓志记载,参考有关史料,考证了马可教的生平及家世。墓志所载崇祯十三年河内旱、蝗、瘟疫等自然灾害及明初洪洞移民、明末甲申之变等有关历史事件,可与史书、方志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美国和新加坡为例,论述了新移民产生的背景、中国新移民在移居国所面临的挑战、移居国的制度限制与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探讨了海外华人移民子女教育的成功因素。认为在西方或东方不同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和文化环境下,子女教育问题对于中国新移民家庭来说都是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华人家庭面临着种族歧视的结构障碍以及文化和代际的双重冲突,新移民除了依靠自身能力和经济社会背景外,还通过华人社区的社会支持机制来缓解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代际冲突,使移民子女取得教育的成功。而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新加坡,择优录取的教育制度和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国新移民在子女教育上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制度和结构引致的机会缺失,他们更多依靠自身的经济、人力、文化资本和跨国家庭资源应对新加坡的考试制度和过早分流带来的激烈竞争和焦虑。海外华人移民子女教育的成功,除了新移民由于超高端筛选而有较高起点这个因素外,还因为重视教育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和虎妈式的严管良教,以及与多层面的移出环境和移入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支持机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论文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所经历过的沉默、探索和成长三个阶段,剖析了进入21世纪后相关研究呈现出的主题拓展成果迭出、学科多元立足实证、跨国合作共建平台三大特点。论文就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提出三点思考,进而提出欧洲华侨华人社会既往历程所积蓄的经验教训,其未来发展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都迫切需要有更多学者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在中国移民实证基础上深化理论辨析,并为新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制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山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从城市移民在行业分布、职位、就业或经营途径、收入和政府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探讨了华人与马来人城市移民的不同遭遇,比较了华人移民在吉隆坡和新山这两个不同类型城市中的不同境遇。得出结论:城市新移民中马来人比华人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发展机会,但华人比马来人拥有更多的投资方式和自己的企业,在城市中华人比马来人受访者的月收入要略高一些;在不同的领域,华人新移民在新山和在吉隆坡的就业或商业机会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反映马来西亚华人在语言和认同等领域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基本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当今马来西亚吉隆坡、古晋、吧巴和诗巫等地的华人认同情况.在语言方面,华人子弟在小学阶段大致打好华语基础,同时保持华人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华语和华人方言的使用占优势,但在商业和职业范围,马来语和英语的使用率有所增加.经济生活方面,华人发扬了传统的奋斗精神,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认同方面,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认同,远远高于对中国等其它对象的认同.结果显示:华人既保持华人性而又能动地适应国民规范;华人以民族语言维持传统文化的族群社会功能,扮演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华人形成了本身的"华人文化圈"并进一步孕育着华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