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第二轮修志中.城市区志如何因地而异。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既是编纂者努力的方向。又是提高志书质量的根本所在。我们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志(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志)的编纂中作了探索与实践.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2.
这次年会于2006年10月23日在南京市江宁区召开,中国地方志协会秘书长霍长进,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助理高廷军,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同志出席了年会。  相似文献   
43.
城市区志是政区志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新方志编修中产生的一种新志种。首轮修志之初,由于没有纳入当时的三级修志之列,城市区志所出不多。从方志编纂理论方面来说,对城市区志的研究也远远不如市县志的研究深入,以致后来不少的城市区志都沿袭了市县志的编纂模式,而忽视了城市区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4.
城市区志的编纂应突出区情特点,体现城市品位,要善于处理好区志与城市志、本区志与其他区志以及区志与县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全国各地对城市区志编修问题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虽然1985年4月19日通过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七条:“新志书的类型和名称”中没有区志,但鉴于“改革开放以来市辖区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市辖区有不同于市、县的特性本质”,一些城市率先行动,组织力量研究城市区志的特点并着手编写区志。至1999年底,全国已出版了250多部区志。  相似文献   
46.
区志与市志和县志在记述范围和层次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能简单地照搬市志或县志的编纂模式。熟悉、了解区情,理清区志与市志的关系,始终坚持"详区略市,求特不求全,即独立又要服从、配合市志"的指导思想,全面、有效地收集区志所需的资料等是编修区志的关键所在。这几方面工作紧密相关,做好了可以相辅相成,做不到位就会相互牵制。它们是区志编修过程中基础性的工作,支撑、左右着区志中期的编修、整理和后期评议、审定工作的进程及方向,必需做好、打牢,区志编修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7.
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最高模式.在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志工作条例》贯彻实施的大环境下,城市区志的编纂要贯彻依法修志,突出城市区志编纂特色的核心;坚持修志为民,体现城市区志编纂特色的本质;严格编纂程序,提升城市区志编纂特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8.
《沧桑》2012,(2):140-140
范洪涛在《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国家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转变。第二轮志书编纂必须以“四位一体”观念从宏观高度来精心编排城市区志框架结构,要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领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和有分有合的新特点。以“四位一体”观念编排篇目,  相似文献   
49.
沈松平 《新疆地方志》2013,(2):20-25,35
城市区志是新中国首轮修志中涌现的新志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始有正式文件规定,将市区志纳入国家必修的志书系列.由于记述对象的特殊性,城市区志的编纂模式和市、县志有所不同.但早期修纂的城市区志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大多沿袭了市县志的编纂模式,而忽视了城市区志的特殊性.第二轮修志中,城市区志的编写既要遵守地方志编纂的一般准则,又要保持其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0.
《井陉矿区志》是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第一部志书,同时也是一部通志。它彰显了自己厚重的历史———采矿历史和革命斗争史,储存了丰富的史料,同时它又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绕矿区发展起来的各行各业的情况。作为一部现代通志,与第一轮志书贯通古今还有所差别;作为一部特殊的区志,与城市区志不同,与其他类型区志也有差别;现代通志与现代续志更有差别,这部志书体现出了这些差别。一资料丰富,尽显方志存史功能《井陉矿区志》作为一部通志,面临的是两轮志书资料收集工作,难度更大,然而他们的资料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志书编纂者将建区前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