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宇文虚中为北宋末年名臣,颇具识见。因充迎请徽、钦二帝还朝"祈请使"赴金,滞留未归。历十九年,为金所杀害,全家百口同日遭焚烧致死,遂绝嗣。宇文虚中因其在金受官,时人鄙之,宋、金二史多贬语。实则宇文虚中忠心于宋,忍辱负重,尽为宋谋,未尝稍懈,而世人未解,故多垢病其节行。今宇文虚中铜印因其形态奇异,设计特殊,与传统印制不同,实富寓深意,用印章结构形态以表明心志,苦心孤诣,笔者试解其奥秘,由遗物而还原真象,从而恢复宇虚中的真实历史面貌,其清白得以昭示天下,以纠正千年误解与所加偏颇之词。  相似文献   
1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的这句千古绝唱写的就是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始建于三国的它,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到了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所处地理位置堪称一绝,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  相似文献   
13.
平底碟是晚期定窑瓷器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器型,也是最传统、最保守的一种器型,自北宋晚期以来直至金代,平底碟在各地不同时代的早晚均有发现,体现了一定的演变规律,这也为我们整体上探讨其发展演变提供了可能.对其进行探讨,从中也可以体现同时期整个定窑器物演变上的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14.
五枚北宋时期含镍钱币的测试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纯子 《中国钱币》2007,(3):14-16
我国历史上对自铜的记载,自晋以降,唐、宋、明、清均有文献可查。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螳螂县因山得名,出银、铅、白铜、杂药”。近代国内外学者和爱好者对这种铜镍合金材质也多有研究报告见诸书刊。但高镍含量的实物标本检测报告则不多见。笔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注意研究这个课题,并有幸采集到五枚宋徽宗时期铸行的含镍金属流通货币。  相似文献   
15.
河南北宋壁画墓的题材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墓室壁画是宋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有日常生活、孝行故事、超度升仙和装饰性画面等四类,布局、构图都遵循一定的程式,但构思巧妙、技法多变,体现了北宋绘画艺术的丰富多彩与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6.
李怀平  李春兰 《文物世界》2007,(5):34-35,37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历经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宋等六个朝代,一直延续至北宋天圣九年,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石刻内容集中表现了佛教人物、佛传故事、佛教经律、佛教文化艺术及崇佛故事等;形式上可分为塔形造像、个体造像、文字造像碑及刻像石四大类型。品种繁多,可组合移动,造像塔下大上小逐渐收分,五节七节叠垒成方柱形,单体造像多分为佛、菩萨、罗汉,形制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石窟。  相似文献   
17.
马雪 《文史天地》2007,(7):51-52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相似文献   
18.
卜息 《文史天地》2007,(4):43-46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兵大举南侵,逼近汴京(今河南开封)。畏敌如虎的宋徽宗急忙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桓。赵桓即位是为钦宗,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靖康。  相似文献   
19.
20.
唐代以降,相国寺经历了从讲经传法的宗教场所到兼具宗教性和世俗性双重属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变过程,至北宋最为辉煌。研究发现相国寺书市自宋神宗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汴京最重要的书籍贸易市场。相国寺书市位于弥勒殿与资圣阁之间的广场,每月八次开放,由士人售卖历史典籍和时人论著,主要消费对象是士人官吏。相国寺书市不仅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同时在北宋汴京发挥巨大的文化效应,共同推动了书市的繁荣。本文以相国寺书市为个案,综合考察了书市兴起的历史过程、书市概况以及影响书市的经济和文化因素,揭示了北宋汴京重要城市空间的价值,对深化历史经济地理和宋代城市史研究多有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