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北宋以积贫积弱著称。积贫方面,表现为管理国家财政的三司收不抵支,从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起,就常向内库借钱。积贫的形成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以备战为理由在内库集积财富。太祖准备他日收复燕云十六州,每年要从财政收入中抽出一部分金银财富贮于封桩库,准备用作赎金或以武力夺取时供赏赐将士之  相似文献   
32.
33.
登封高村壁画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登封市文物局在登封市告成镇高村清理出一座宋墓,墓内壁画保存完好.其中甬道西壁绘制的烙饼图色彩艳丽,为郑州宋墓仅见.  相似文献   
34.
郭胜强 《史学月刊》2004,(7):121-124
韩琦(1008--1075),字稚圭,北宋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是北宋中叶著名的政治家。他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步入仕途,曾任监承官、右司谏,后调任地方官。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有效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时人称为韩范,有“军中有一韩,敌人闻之心胆寒”之说。庆历三年  相似文献   
35.
邹劲风 《史学月刊》2004,(11):120-123
钱俨,杭州临安人,生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吴越国奉中原为正朔,采用中原王朝年号),卒于北宋咸平六年(1003),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室后裔。钱俨所《吴越备史》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6.
北宋元通宝铁钱,钱文有篆书与行书 二体,据传其篆书钱文为司马光所书,行书 钱文苏轼所书,钱文虽只四字,但由于在祖 钱制作过程中,祖钱之间文字上产生的细微 差别,产生出多种不同的版式。余从所集北 宋铁钱中,捡出元通宝大铁钱共126枚 其中篆书元57枚,行书元69枚,对它 们的钱形及书法特点进行了粗略的对比,想 藉此探讨一下宋钱的版别。这批铁钱皆出自 四川广元嘉陵江中,属笔者《广元与两宋铁 钱》(载本刊2003年第3期)所提到的采沙 船掘出的铁钱大结块上剥离下来的,它们沿 厚而平,字廓深峻,有的钱穿中还保留着缗 的残痕,应是研究…  相似文献   
37.
38.
重新考察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对准确把握北宋文学发展史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学者有关本专题的分析和讨论,普遍受到“运动”思维的制约,所得结论大多有悖历史真实。事实上,欧阳修从来没有反对过杨亿及其“西崑体”诗文,而所谓“太学体”也不过是流行於学校及科场之间的一种应试“时文”,它既非“古文”,更难成为欧阳修诗文革新的主要对象。至於庆历四年(1044)和嘉佑二年(1057)发生的两次科考事案,其核心目的在於优化为国取士的“人才”标准,而不是变革文风。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融通古今之变,辨析文道之争,整合南北文风。欧阳修、尹洙、梅尧臣及苏舜钦等人超越时流的创作成就,为此次诗文革新大获全胜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39.
赵宏  高明 《中原文物》2008,(2):19-21
2004年在济源市东石露头村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壁画墓,清理出人骨3具、西汉至宋代铜钱50余枚以及棺钉等物.墓葬形制为近方形四角攒顶砖室墓,初步断定为北宋中晚期墓葬.墓室壁画非常精美,为研究宋代葬俗、民间生活、绘画艺术及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0.
《湖南文史》2008,(7):33-33
“走后门”一词据说出自北宋年间。宋徽宗即位后,以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拼命贬斥哲宗朝的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为官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蔡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民间对此多有讥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