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马一桦 《中国旅游》2000,(2):105-108
  相似文献   
252.
陕西境内遗址出土后短时间内表面产生白色物质CaSO42H2O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研究利用土柱模拟遗址出土后表面产生CaSO42H2O的过程,通过监测土柱中土壤的湿度、含盐量及离子变化综合分析CaSO42H2O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出土后形成了新的界面层,在蒸发的作用下,地下水沿土壤孔隙向上迁移,同时将可溶盐带入土壤中,表面的可溶盐含量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不再增加,实验后测得表面土壤中的Ca2+和SO2-4是原始土壤的数十倍,说明遗址表面产生CaSO42H2O是水盐运移的结果。本研究可为遗址出土后预防CaSO42H2O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3.
金沙土遗址表面存在泛盐、粉化、空鼓等盐害。对这些盐害的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是科学保护金沙土遗址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探讨盐害致病机理的前提条件。本工作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金沙土遗址病害调查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盐害的类型、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和扫描电镜等测定了不同高度土样的成分、盐分含量以及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金沙土遗址主要的盐害类型为表面泛盐、粉化、空鼓、片状剥蚀和掏蚀;主要分布区域是西北向走廊和古河道附近,机挖坑侧壁最为严重;在探方侧壁上盐害由上到下依次由表面泛盐过渡到单独粉化,再到空鼓和片状剥蚀,最底层为掏蚀。金沙土遗址盐害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发育的盐害类型不同,依次为表面泛盐、粉化、片状剥蚀和掏蚀。越到后期,各类盐害分布范围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对土遗址破坏性越大。离子浓度沿高度的分布与毛细上升作用有关,也与病害的劣化程度和发育进程有关。硫酸钙类是导致土遗址泛盐、粉化和脱落的主要盐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