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凌燕 《沧桑》2008,(1):25-26
广西土兵起源于南朝"蛮军",发展于宋朝峒丁,明朝时获得盛极一时的繁荣,至清朝而渐化为民。它的存在时间历千年之久,且其存与废与壮族土司制度的兴衰相始终。本文梳理土兵的演进历史,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土兵之功与过,全面阐释土官、土兵的历史概念的同时,为客观评价土兵提供佐证,对从军事角度研究广西土司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安吉上马山汉代土墩墓墓群出土众多江东类型高温釉原始瓷器,SEM-EDS (能谱-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其中部分样品的胎体外表面施有含钾、铁含量较高的红色层,可能是化妆土的前身,并且在红色层之上还局部施有钙釉。经过与江西地区早商以来一些遗物在外貌以及陶衣成分上的对比,发现上马山的这些原始瓷也许在源流上与江西地区的早期窑业有关。而当东汉末年,越地传统单层高温钙釉器物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最早的成熟青瓷,这种化妆土技术便于越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根据1980至1994年三个研究部门对邢窑的研究成果,就邢窑白瓷的分类与工艺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根据胎质胎色和釉质釉色应将邢窑白瓷分为四类,并对四类白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和烧结后的物理性能与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4.
沈永平 《华夏地理》2007,(12):152-155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冻土国,有75%的国土面积呈冬冻夏融的周期变化.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大、小兴安岭和西部高山.  相似文献   
125.
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遗址保护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土遗址保护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土遗址保护科学也已初具雏形,但是土遗址保护科学的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土遗址的研究还没有规范,土遗址保护技术还不能满足保护工程的需要。随着大量先进技术的运用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它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26.
研究历史离不开地理,就像唱一出好戏,怎能少得了舞台。研究匈奴的历史更是需要研究其与所处的牧区的关系。以匈奴、蒙古、党项等为代表的游牧民族似乎被大多数人贴上这样几个标签:"逐水草而居"、"游离"、"迁徙"。而本文旨在以游牧者的典型代表——匈奴为例,试着碰触一下、感官一番一直以来似乎被大家忽略的游牧者的"恋土""怀旧"情怀。  相似文献   
127.
李喜宽 《南方文物》2015,(2):138-149
越窑是中国名窑之一,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作为秘色瓷的生产窑场而闻名。然而,越窑在进入南宋时期以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本论文将在有关越窑消失相关的诸多问题中,就越窑的具体消失时期和原因进行研究。一直以来,在研究有关越窑的消失时期问题上,研究者们都关注了《云麓漫钞》和《坦斋笔衡》的有关越窑的记载。相信《云麓漫钞》真实性的研究者认为,越窑消失时期是南宋中期;而认为《坦斋笔衡》可信的研究者则主张越窑消失时期是在南宋初期。但仔细分析相关记载可以发现,这些资料对确认越窑的消失时期几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越窑的消失时间在南宋中期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越窑的消失原因,学界存在很多不同观点,但多数观点局限在结果论的解释范畴。如果要准确地掌握越窑的消失原因,就必须从越窑瓷器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要铭记当时越窑与其它诸多窑场处于竞争关系这一背景。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越窑消失的根本原因与越窑的釉料和胎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即越窑的釉料有一个缺点,就是Ti O2含量较高,因此很难烧造当时人们喜欢的呈淡青绿色的青瓷。而且,越窑胎土,由于其Al2O3含量较低,所以有一个缺陷,那就是高温烧成时抗变形力也较弱。约至五代时期,越窑曾经通过改善装烧工艺和成型技法,弥补了这种釉料和胎土的缺点。但是,进入北宋时期以后,瓷业环境变化,由上述缺点引起的问题又逐渐呈现了出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没有相应缺陷的釉料和胎土,但因为制瓷原料与窑场周边的地质学特点有密切关联,所以是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越窑未能解决这些呈现出来的缺点,以至北宋后期以后,衰落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终于在南宋中期便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8.
针对土遗址土体坍塌、残缺等病害,为选择更好的土遗址修复加固材料,通过遗址土中添加水硬性石灰进行改性,分析检测水硬性石灰改性土修复材料的性能,并与石灰改性土材料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石灰改性土性能相比,水硬性石灰改性土修复材料夯土收缩率小、水稳定性好、抗压强度大和强度增加快、耐冻融性好;其性能优于石灰改性土材料的性能,适合土遗址土体坍塌、残损病害的修补加固,其研究成果为土遗址的保护修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9.
植物根系的生长和腐烂对土遗址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影响其长久保存。为确定明代长城土遗址本体内树木根系的生长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甘肃高台境内的明代长城遗址内生长的河西杨根系进行了探测研究。结果表明:河西杨根系主要分布于探测区域北侧,并由北向南延伸,周围分布有侧根,根系主要分布在深度为35~85cm范围内,主根直径约为12cm。400MHz天线的探测深度可达2m,而900MHz天线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二者结合使用可更好地判断地下根系的生长情况。本研究首次获得遗址内根系三维图像,并在不破坏土遗址结构的前提下,确定了树木根系的分布状况。该技术为长城遗址保护方案的制定和加固修复措施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在西南边地的广阔空间中,土酋政权逐渐整合入王朝版图的过程极为漫长、复杂,每一个小地方、小事件都是“改土归流”这一宏大政治过程的重要元素。云龙州的改土归流正是这一历史过程的缩影。本文以土官杨氏和武官赵氏两个大姓家族为例,以家族墓碑为核心史料,从当时当地的人物立场出发,厘清云龙盐井社会的文化变迁过程,进而剖析边疆地区在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上逐渐内地化的转变。云龙土官的儒化历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边地社会的文化发展进程。从云龙州数百年的儒化进程中,可以看出“改土归流”并非只是朝夕之间的制度嬗变,而是历经铺陈、过渡和完善的长时段文化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