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子婴次炉是1923年在河南新郑县(今新郑市)李家楼一座春秋时期大墓中发现的(图一),同出的还有钟、鼎、鬲、簋、篮、尊、 、壶、舟、洗、盘及兵器、车器、马饰等青铜器共百余件。王子婴次炉的器形、纹饰及铭文字体均与同墓昕出的其它器物风格迥异。长期以来,学者们对王子婴次炉的底座形状、用途及其国别有着不同观  相似文献   
62.
匈奴和鲜卑族金银器的动物纹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被人们称为“马背民族”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和蒙古等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草原金银器艺术上,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63.
陈润民 《收藏家》2002,(9):21-28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宜德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相似文献   
64.
王世襄 《收藏家》2002,(8):27-29
漆器上的花纹图案和其他工艺品一样,有的有物体形象,如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等;有的没有物体形象,但其纹饰却使人联想到行云、流水、松鳞、雨点、星空等。犀皮和洒金漆器等的纹饰,属于后者。明黄成《髹饰录·犀皮》条称:“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杨明注曰:“摩窳诸般,黑面红中黄底为原法。红面者黑为中,黄为底。黄面赤,黑互为中、为底。”文字简练,但毕竟两家是漆工,毫不牵强附会,比古代几家有关犀皮的说法都切合实际(古代几  相似文献   
65.
在泥泞的小路上驱车三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婆罗洲雨林酒店。这里就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动物和谐栖息在一起。  相似文献   
66.
唐代佛教文化鼎盛,佛教舍利容器纹饰内容复杂、题材多样,展示出印度与中国两种各具特色的纹饰图案“共冶一炉”的文化现象,既是佛教艺术中国化过程的缩影,也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工艺美术和哲学观念领域交流融合、相互影响的实证。  相似文献   
67.
李唐 《旅游纵览》2016,(2):23-30
正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十二生肖当中排名第九的动物,2016年为丙申猴年,很多人再一次关注到了与人类具有亲缘关系的猴。与人类一样,猴是高级的灵长类生物,猴头脑发达,四肢灵活,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与人类在伦理道德上也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在历史上,人们视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因此在许多书画中,猴的形象即是"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  相似文献   
68.
在蒙古遥远的北方草原,神秘的鹿角鸣喙动物图案攀爬在被称作“鹿石”的花岗巨石上。这些石板上绘有佩着青铜时代的剑、斧及其他工具的腰带纹样,有些石板高达4.5米。  相似文献   
69.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 ,最优化模式已被考古学家用于解释人类对动物的开发。这些模式的使用既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失败之一是最优化模式仅从经济的观点去考虑人们对动物资源的选择。探索对动物开发两种可用的方法是 :一、民族学史的类推 ;二、结构的探讨。民族学史的类推和直接历史学的探讨对过去曾扮演过象征角色的动物产生新的看法 ,但他们在运用史前考古学方面受到了限制。结构的探讨能够同时地考察动物的象征性和经济的角色、而且还有一些优点即可同等地运用史前和历史的考古学。这里探讨的内容是利用美国中西部公元80 0~ 1 40 0年的动物考古学和艺术的数据。  相似文献   
70.
动物标本的有害物主要产生于标本制作过程、保养方式和所处环境。为了解有害物残留情况,对广东省博物馆的动物标本抽样进行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ED-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实验分析。研究发现,馆藏动物标本羽毛和毛均有不同含量的硫(S)、钙(Ca)、砷(As)、氯(Cl)、钾(K)、铝(Al)、铁(Fe)、硅(Si)、锌(Zn)等元素;哺乳动物和大型猛禽标本的铁、锌等微量元素质量比高于其他实验物种;自然状态下,砷元素长期附着标本的表面和内部,毒性可影响接触者,不利于环保。建议剥制动物标本过程中避免使用砷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