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吴一红 《南京史志》2011,(12):53-54
童童妈妈说:"我家孩子可聪明了,可以从1数到100,也可以从100数回1。"拉拉妈妈说:"我家拉拉的数学应该很好吧!她在家10以内加减题都会做。"目前有关幼儿数学启蒙的知识普及不够,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于自己幼时接受的传统教育中,这两位家长的观念很具有典型性,认为数学就是数数和算术,会数数能做算术就是数学天赋好,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62.
王丽 《南京史志》2011,(4):54-55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63.
柯伯清 《神州》2011,(4):54-55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把学前教育当作教改突破口”的号召,笔者从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入手,分析铜琴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注重培莽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借鉴音乐新课程理念及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出一条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刘景云 《南京史志》2011,(20):53-54
现在许多老师大胆地尝试在"做"中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但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在科学活动实践中,幼儿进行探究往往是表面的、形式的,缺乏探究的深度。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学期,我园对如何保证幼儿科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65.
专家研究发现3-6岁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那么如今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渗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思想。教师要树立生活即课程的观念,有意识地将一些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关的信息纳入幼儿的感知教育范围。如在午睡完起床时,  相似文献   
66.
戎家美 《神州》2011,(6S):44-44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概念性知识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因为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定差距。因此,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之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操作学具,人人动手,这样思维可随之展开,很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操作学具学数学,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  相似文献   
67.
张丽艳 《神州》2020,(5):110-110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手脑联合才能产生智慧。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学生的所谓“发展”应该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内容。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所以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8.
周德彩 《神州》2012,(3):224-224
高一刚开学就有一些同学问:“老师,我初中化学就没学好,高中化学能学好吗?学好化学有没有绝招?”我告诉他们学好化学还是有绝招的。只要你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过来的。正所谓:“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  相似文献   
69.
周世健 《神州》2012,(9):427-427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进行教育,而中等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并且发散思维能力较强。为了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效率,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就变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0.
魏俊平 《神州》2012,(10):259-259
一、发现问题与思考 “新课程的课真难上啊!课堂难调控,教材难把握.”“明明觉得挺好的教学设计,怎么效果就是不好呢?”同事们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也深感其“惑”.记得在上“角形分类”这~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方法,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分类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课却上得很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呢?课后,我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细细思之,原来问题就出在分类的材料上.由于操作材料过于丰富,导致了教学的失效.由此,引起了我对学习材料有效性的思考.数学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