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1年初,梧州市郊区政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广西第二届三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意见的通知》和《梧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梧州市第二届两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意见的通知》的精神,从当年3月始,开展《梧州市郊区志》编纂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水利、农业、林业、组织、政权机构等篇章的第一稿共30多万字,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52.
1911-1937年灾民移境就食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印焕 《史学月刊》2002,(2):115-122
抗战前的民国时期,灾民逃荒现象极为普遍。灾发地政府因无力赈济自己的民众,或者出于推卸责任,放任其灾民四处流离,移境就食。流入地政府救济自己辖区灾民尚且不暇,自然不愿再为别区承担救济重任。再者,行政区划与经费的分配也限制了这种救抚他省灾民的欲望。因此,流入地对来境灾民无不驱逐出境或资遣回籍,而灾民在自己家乡确实又无以为生,迫不得已时只好重又外出。总起来看,整个灾发期间,灾民便是在灾发地与流入地的推来搡去之中艰难苟活。这一问题不是一地一隅所能解决,也远非一年一月所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合作,需要对产生灾民的各种原因予以根治。然而,受时代条件所限,灾民的移境就食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灾民的流离悲苦也就只能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53.
上届修志下限至今少则已逾十多年,多者已近二十载。如果按照20年编修一次的话,则各级志书的续修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今天的续修有着20多年修志理论研究和修志实践经验的积累,基础比较扎实,这是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也应该看到今天的修志队伍面临着严重的青黄不接,  相似文献   
54.
当前,实现地方志信息网络化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也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为振兴方志事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技术保证。其二,李铁映同志指出,要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修志,除了出志书,还可以出光盘,进行电脑联网等。  相似文献   
55.
地处长江三角洲下游北岸的江苏省南通市,滨江临海,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自明代起就是中国名的产棉区。数百年来,当地农民男耕女织,“家家习恒为业”,史有“木棉花布甲诸郡”之称。在19世纪末,南通土布便以其精湛的手工织造、独特的工艺印染技术以及粗厚坚牢、经洗耐着的特性享誉海内外,成为地方一大特产。近代机器纺织工业产生发展后,  相似文献   
56.
基层企业实施文档办公,是正规化科学化办公的重要举措,它不只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管理的需求,更是档案管理的必要组成条件。文档办公不仅是工作效益的必要程序,更是档案"产品"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7.
“二战”期间,指的是1937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对日抗战两年后的1939年9月,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迄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而结束。前后为期6年。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老化方法的分类及适用条件、合成材料老化试验条件的确定、老化性能的评价指标、老化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等角度对合成材料老化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9.
《南方人物周刊》2013,(18):65-65
当人们走进北京今久广告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北京总部,立刻会被那片窗明几净的清新感所吸引。 井然有序的办公环境,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注定了这是一家严谨、务实却有不失轻松与朝气的企业。“实效、安全、持续发展”的墙体海报透露出该公司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0.
正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乌日汀哆)是蒙古族最具典型性意义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是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具象化体现。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化,蒙古族长调民歌一直延承不断,并由于复杂的地域条件和部落传承形成众多风格流派,时至今日,依然与蒙古人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