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史月刊》2009,(5):F0002-F0002
摄影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作品中同样要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所拍事物的主观态度,可以说,摄影就是摄影家的自我表现和情感表露。我们在欣赏美国摄影家尤金·史密斯1946年拍摄的《走向光明》时,会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92.
王鹏 《炎黄春秋》2005,(8):56-60
1949年2月27日在解放后的天津创办的《进步日报》,是解放区新创办的第一份民营报纸。关于《进步日报》的创办,还得从天津《大公报》的停刊说起。  相似文献   
993.
刘仰东 《炎黄春秋》2005,(11):42-45
今年暑天来得早,一入夏便屡遇40度上下的高温。6月中旬的一个下午,笔者带着“淮海战役”这个话题到莲花池总政干休所拜访史超老人,尽管酷暑难耐,史老却兴致盎然,语调爽朗,神情格外投入。他笔下的电影作品《五更寒》、《秘密图纸》、《在被告后面》、《大决战》等等,早已家喻户晓。事实上,在投身电影创作前的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史超一直随刘邓大军转战,1948年秋天,在刘、陈、邓等“总前委”首长身边参加了淮海战役。三十多年以后,他又接受了再现淮海战役的电影《大决战》的创作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生的巧合。那么,在这种巧合的背后,他是如…  相似文献   
994.
东北话剧小品,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后,就一直独领风骚,热度不减,收看率和收视率始终居高不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为什么东北的话剧小品这么受观众的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表演、创作以及东北民间艺术特色之外,我认为其中一个不能被人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方言艺术.可以说,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东北小品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95.
《张通妻陶贵墓志》刻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清乾隆年间陕西西安出土,首题“大将军昌乐公府司土行参军张通妻陶墓志”,19行,满行19字,楷书,有方界格。著录见《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集古求真》、《八琼室金石补正》、《陕西金石志》、《成宁长安两县续志》、《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等,全文见《古志石华续编》、《志石文录续编》、《关中石刻文字新编》等。志主陶贵,丹阳人,乃大将军昌乐公府司土行参军张通之妻,卒后葬于长安县龙首乡。《张通妻陶贵墓志》乃隋志中之佳品,其书法秀劲端雅,一直以来评价极高,是临习隋楷的最佳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关公是人人熟悉的历史人物,关公的故事,在《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志演义》中均有描述,人们对之早已耳熟能详。但对于关公的出世,历来史书、文学作品或其他文献所述甚少。陈寿《三国志》中关于关公出身,仅有“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寥寥几字[  相似文献   
997.
998.
鲁野、康启昌夫妇是多年来活跃于辽沈坛的两位散作家,他们共同参与创建了辽宁省散学会,辽宁省通俗学学会,成绩蜚然,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很高的知名度。本分别介绍了这一对满族作家伉俪在散领域里的探索过程与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999.
《读白华草堂诗集》是蕉岭县清代著名诗人黄香铁的诗集,蕉岭县图书馆现藏有两部1932年黄睦记据旧木版印刷本。该版本为竖排线装,全集计3集29卷,分订成8册。  相似文献   
1000.
刘锡诚 《民俗研究》2001,(4):183-186
不久前,旅英华人油画家薛美辰先生来访,说他接受了已立项、正在着手兴建的辽宁省锦州市民俗博物馆大厅里一幅大型油画的创作任务,这次来京是为了到北影观摩有关旧时东北民族的服饰影片资料的。刚巧几天前我收到了宋兆麟先生见赠的新著《最后的捕猎者》(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7月),便顺手向他推荐,并告诉他,作者在书里采用了许多上世纪60年代初在鄂伦春族做田野考察时拍摄的民俗照片,尽管当时拍的是黑白片,而且效果也不见得张张都很令人满意,但无可置疑的是,这些照片如今已成了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难得视觉资料。他如饥似渴地翻阅了书中的那些旧照片,掩饰不住心中的高兴,说其中有些照片他完全可以用油画的语言再现出来。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