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谢思奇 《神州》2013,(13):181-18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犯罪逐渐出现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往往因禁不住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可是他们必须用一生的时光还赎这一时的罪过。这样的惩罚未免太过严厉。而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出现,正是给予未成年人一次重生的机会,帮助他们走出犯罪的阴影。  相似文献   
22.
在刑事讯问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从身体或精神上进行折磨,以逼迫其作出有罪供述,这种刑讯逼供作为封建司法的罪状之一,早已受到广泛批判。但现实中刑讯逼供仍然屡禁不止,酿成许多当世冤假错案,却足以提醒我们此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的艰难性。一、中国古代的刑讯逼供我国的刑讯逼供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据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著的《历代刑法考》记载:"拷  相似文献   
23.
就地正法是在晚清引起广泛争议的重大司法问题。但就地正法之制并非始于晚清,而是清代刑事审判制度的组成部分。就地正法是相对于死刑审判复核监督制度所做的特殊制度安排,主要适用于紧急情况下,从重从快处理谋反、叛乱和聚众抗官等严重危及统治秩序的案件。而死刑审判复核监督制度是死刑审判的基本制度,适用于平时。两共同构成清代的死刑审判制度。从清代刑事法律制度运行看,施行就地正法不可避免,但这项失去有效司法监督的应急性死刑审判制度,存在随意性和扩大化等诸多弊端,尤其是在晚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持续施行,引起死刑审判复核监督制度与就地正法制度之争,及中央与地方司法审判和监督的权力之争。争论的结果是,尽管最终限制了就地正法的实施范围,但直到清末法律制度根本变革前,这一问题并未解决。  相似文献   
24.
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宏伟目标的考虑,合理运用严格刑事政策应当侧重依法惩治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依法惩治严重暴力性犯罪,保障人民基本利益;侧重依法惩治影响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犯罪,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侧重依法惩治恐怖活动犯罪和跨国、跨境犯罪,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5.
许晓强 《沧桑》2008,(1):139-140
监狱作为国家的整个刑事活动中的最后一环,要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首先离不开立法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层面的支持和帮助。本文着重指出监狱自身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应通过侧重作好保护罪犯权利、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的工作,而在监管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充分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26.
丁林 《炎黄春秋》2003,(8):74-76
2001年4月24日,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法庭上气氛凝重肃穆。本地的联邦检察官德格·琼斯面对12位陪审员,强压激动,深深地长吁一口气,“女士们先生们,很久很久了!37年前,差不多38年了!”对托玛斯·伊·布兰顿涉嫌参与38年前的黑人教堂爆炸案的刑事审判,终于开始了。那是1963年。那时候,美国几个落后的南方州,仍然依据历史上形成的法律,实行学校和公共设施的种族隔离。这一区域性的制度和生活方式,最终在60年代被联邦政府和美国北方的精神主流以及南方黑人的觉醒反抗所打破。可是,那里旧有的保守势力在竭力抵御这样的反抗,尤其是他们中的极…  相似文献   
27.
马建林 《攀登》2007,26(3):104-107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世界各国现代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基本刑事证据制度之一。目前,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体制设计不够完善以及制度规定不够具体,致使我国在有关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诉讼价值,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已成为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无人驾驶飞机技术发展迅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无人机从军用领域转入民用领域,个人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测绘、遥感、探矿、植保.但随之而来的是民用无人机事故频发,却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与规制.2018年初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这是国家层面无人机产业法律法规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9.
寇晓燕 《神州》2012,(28):134-135
非羁押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构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羁押的方式进行侦查、起诉和交付法庭审判的诉讼活动。为提高诉讼效率,减少社会矛盾,针对轻微刑事案件,禹王台区检察院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构建非羁押诉讼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30.
莫色尔的 《神州》2012,(28):223-223
当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的犯罪率也成直线上升模式,其犯罪方式、方法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明,要想把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光靠刑事科学技术等往往是不够的,大多数的时候需要群众的参与,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到底能有多少群众会自愿参与?因此悬赏作证便出现了,它成了大多数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相比之下,更能如意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权衡这种利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