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仰东 《沧桑》2010,(6S):32-33
<正>今年金秋,是山西省隆重庆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编社会主义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的日子。值此之际,第二轮《山西省志·交通志》正式出版发行了。可喜!可贺!《山西省志·交通志》的编纂历时3年,数易其稿。该志185万字,126张照片,1幅"山西省公路交通图";共3编12章,前置编纂说明、概述,后设大事编年、附录、索引和195家山西省交通系统先进单位专版。真可  相似文献   
82.
《南方人物周刊》2010,(17):95-95
物我合一 宋朝诗人苏东坡和秦少游,才华都很高,又很自负,经常在一起淡学论道,互不相让。 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吃饭时,正好看到桌上有一只虱子。苏东坡就说:“这个地方好脏,竟然有虱子,不知是谁身上的垢秽变成虱子的!”  相似文献   
83.
不论是陆沉山林,或者是走入人群,总得先将养性功夫做好,将来一旦龙天推出,才有资粮可以福利大众,普利人天  相似文献   
84.
论汉代的分户析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年律令.户律》记载的“名田宅制”是西汉初年真实推行的土地制度,尽管实行之初就存在地域性差异,尤其到吕后二年修订时已经不能保证按制名有足额的田宅,但在大多数地区普通民户占有百亩左右的土地是完全可能的。大规模的名田宅结束后,不断“别为户者”的田宅需求仅靠政府的直接授田已经无法满足,作为民间的自我处理机制一般是采用“分户析产”的形式。汉代的农民家庭以核心家庭占支配地位,个体小家庭始终是当时家庭形态的主流,说明分户析产是农民处分家庭人口和财产的最基本形式。汉代的分户析产可以分为如下类型:家富子壮出分型、先令券书型、户后推财型、兄弟分财异居型以及妇女为户析产型。分户析产导致小农经济的经营规模不断萎缩,说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不仅体现在蒙受外力冲击时承受力极其有限,还在于其经营规模始终处于一个自我分割的过程之中。由于政府始终没有找到解决相对人口过剩的有效处理机制,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又无法吸纳相对过剩的富余劳动力,使那些“贫无产业”的农民被迫寄食都市,或辗转流徙。  相似文献   
85.
晁天义 《史学集刊》2021,(2):93-105
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不仅标识特定的血缘与姻亲关系,同时以多种途径泛化并用于政治及社会领域。泛化的亲属称谓加强了非亲属成员或组织之间的联系,同时在非亲属成员或组织之间构建了等差有序的责权规范和行为准则。泛化的亲属称谓,旨在凭借血缘组织的力量强化政治控制和社会交往,体现了古人以“循名责实”的方式推进政治、社会关系“血缘化”的尝试和结果。在不同文明或民族中,亲属称谓泛化现象的程度和面貌不尽相同,这与血缘组织在该文明或民族在国家产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与血缘组织在国家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高低相关。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独特方式所导致的文明“早熟”,决定了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在国家时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86.
明初朱元璋对国之大事的社稷行礼制式,经历了由南北对峙的天、地坛分祀制到合天地为一坛的合祀制,其分、合坛的建筑布局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7.
2018年,在郑州中原区白寨村共发掘清理汉代墓葬14座,还有汉代水井、陶窑等多处遗迹。M14出土随葬器物丰富,尤以陶楼和陶百枝灯,制作精细,十分珍贵。此墓的发掘对于研究郑州地区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和瘗埋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是“非遗”保护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决定了“非遗”活化的方式也不同,“非遗”的旅游活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文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为例,运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9.
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舍那法界图像,即在佛身上表现出佛菩萨、六道众生及须弥山的佛像,这一图像学研究已具有100年的历史。这种图像作品分布于西起新疆西部、东及中原乃至云南的广大地区,作品年代由5、6世纪持续至9、10世纪。20世纪初,英、德等国学者相继在和田、库车等地发现此类作品。30年代,日本松本荣一博士对新疆的出土品和敦煌的同类作品做了基础性研究,他指出那是《华严经》教主卢舍那佛图,这种观点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而后,中原地区的作品相继被披露出来,其中三件的图像构成极其复杂,学者们众说纷纭。80年代,美国A·F·侯渥娣博士提出《法华经》教主宇宙主释迦佛新说,在学界产生了莫大影响。然而,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一直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经典与图像仔细对照,证实这种图像确系《华严经》教主卢舍那佛图。这种图像实际是概括华严、涅槃和法华三大部经的禅观实践产物,集中反映了佛教的住法和传法思想。本文主要保留了对直接关联图像的解析部分。  相似文献   
90.
涂光群 《百年潮》2000,(3):77-78
胡蝶,是中国30年代闻名的“电影皇后”(是1933年,上海的《明星日报》主办,观众正式投票选举的“影后”)。胡蝶这个名字,在30~40年代,几乎家喻户晓,连我这个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