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胡忠明 《安徽史学》2006,4(3):56-6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的建国方针实际上经历了以战建国,到和平建国,再到打谈图和,终到弃和就战的过程.从以战建国到和平建国的转变中,美国、苏联的作用不可低估.和平建国方针确立后,中共为之实现付出了真诚而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42.
田保国 《民国档案》2000,3(2):83-88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出于外交方针的需要,着手恢复和改善中苏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国内反苏宣传活动,企图以开展中苏文化交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一状况为中国知识界和文化艺术界介绍苏联文化,增进中苏文化交流,宣传中苏友谊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而形成了30年代中苏文化交流的高潮。  相似文献   
43.
成都永陵博物馆系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占地50余亩,分文物保护区和休闲娱乐区两大部分,每天对外接待数以千计的中外游客,这给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面对这种形势,永陵博物馆在省、市、公安、文化保卫部门的重视和帮助下,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十二字工作方针,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强化综合治理,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44.
关于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形成,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当时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美国长期对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所致。本文不完全同意如上说法。  相似文献   
45.
徐萍 《史学集刊》2001,7(1):71-75
库尔斯克战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装甲集群会战,更在于它使苏军在空问与地面、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的互激中握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46.
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建国以来侨务政策的回顾与思考”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 ,于2 0 0 1年 5月 1 6日在中国侨联机关举行。座谈会特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彭光涵同志作主题发言。彭光涵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五十年来的侨务政策与侨务工作 ,认为建国以来的侨务工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 1 949至1 956年。这是新中国侨务工作从开始到发展的阶段。二战后 ,东南亚一些国家相继独立 ,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为适应这一变化及配合我国的对外政策 ,我党适时地制定了新…  相似文献   
47.
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这个杂志已经成为比较有影响的刊物,有相当高水平的作者群和读者群,还有相当不错的可读性,也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过高地期待一个杂志所能起到的作用。这是第一。  相似文献   
48.
青岛、即墨战役是我在胶东乃至山东战场所经历的最后一次亲自参与组织指挥的战役,也是我几十年来所参加组织与指挥战役、战斗中具有众多特点的最为复杂的战役之一。  相似文献   
49.
李运平 《史学月刊》2007,(3):134-136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新中国不懈地奋斗了一生。他给我们留下了的丰富的思想、理论和精神遗产,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宝贵财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期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本文试图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作一些探讨,并以此来纪念这位新中国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50.
我是1959年12月至1973年任青海省互助县委书记(其中有八年的停职批斗和改造期),有幸参加了七千人大会,至今难以忘怀,记忆犹新。现简述如下,以示纪念。七千人大会是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五级领导干部七千余人出席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