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俯瞰中国近代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解释中国近代社会的“资本主义侵略观”、“文明追求观”及“清朝腐败论”,在分析了中华文明圈的特性之后,进而提出了内发式近代的视角,从中国内在特性解释中国近代乃至现当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7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抗战爆发。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各阶层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沿海各省市机关、厂矿、学校、商店、银行等单位纷纷内迁,西南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处西南中心的贵州除迁来一批厂矿、企业外,浙江大学、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陆军大学等大专院校也纷纷迁入。大批学者、专家、名人也随之而来,一些国际友好学者也来贵州参观访问,其中李约瑟教授的三次来访较负盛名。  相似文献   
73.
周南泉 《收藏家》2001,(8):18-22
一、墓葬发现与墓主身份大葆台西汉墓,位于北京市西南郊丰台区黄土岗郭公庄西南隅,离市中心约有15公里。据报告称,该墓是1975年6月某单位基建勘测时发现的,并于发现的同年8月开始发掘。经发掘清里,此处墓地共有两座,即一号和二号墓。两墓虽相距约26.5米,但封土却相连成一高大的土丘,  相似文献   
74.
普陀山     
  相似文献   
75.
刘一峰(1884—1974)原籍浙江省鄞县,他祖上是宁波人,世代行医,人称“岐黄世家”。其祖父刘永泉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受聘于京师久负盛名的育宁堂药铺董事,不久便被举荐到清室太医院任御医。其父刘辅庭早年在北京名的同仁堂药铺任经理,  相似文献   
76.
赵婷  王希宝 《旅游》2000,(5):38-39
4月的北京.一个持续的新闻焦点便是老山西汉王陵。老山汉墓位于石景山区老山驾校环型公路东南段路北山坡上。发掘现场.40多个身穿兰色工作服的考古人员.在一个长宽约60米的大方土坑内小心而紧张地挖掘着。他们的目的是尽快破解一个千古之谜一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中国人是怎样生活和安排死亡的。这座西汉时期的大型古墓被认为是北京继明朝十三陵定陵和大葆台西汉墓之后的第三次重大考古发现。它里面会有金缕玉衣吗?它的主人是谁?这些在古墓中埋藏72000多年的谜团.正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个接一个地破解开来。  相似文献   
77.
庄浪石窟指的是甘肃省庄浪县城东十六处石窟的总称。初建于北魏晚期,经西魏、北周、唐、宋、元、明至清诸代,形成了今天的八大寺群:云崖寺、红崖寺、朱林寺、大寺、西寺、朝阳寺、金瓦寺和佛沟寺,另有木匠崖、三教洞、殿湾、店峡、陈家洞、石窑河滩、红崖湾等多处石窟群。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以燕下都遗址辛庄头30号墓出土的短内式铜戈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与中原地区的铜戈和东北地区的铜戈比较后,可将其命名为短内式铜戈或属于东北系青铜武器的东北系铜戈;按其发达的血槽、短小的内部以及血槽内靠近阑部的双穿分析,与韩国、日本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的祖型都应该是辽西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同意报告作者及广大研究者对该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的判断,并结合东北文化区短内式铜戈的年代以及此类铜戈的流布与型式上的演进,进一步推测为战国晚期偏晚阶段;而结合文献资料与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北方文化区的金属遗物的分析,推测墓主的身份应该与北方民族也有一定关系. 出土的短内式铜戈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与中原地区的铜戈和东北地区的铜戈比较后,可将其命名为短内式铜戈或属于东北系青铜武器的东北系铜戈;按其发达的血槽、短小的内部以及血槽内靠近阑部的双穿分析,与韩国、日本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的祖型都应该是辽西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同意报告作者及广大研究者对该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的判断,并结合东北文化区短内式铜戈的年代以及此类铜戈的流布与型式上的演进,进一步推测为战国晚期偏晚阶段;而结合文献资料与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北方文化区的金属遗物的分析,推测墓主的身份 该与北方民族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9.
李燕懿 《东方收藏》2022,(10):16-18
袁励准书北魏韩显宗疏贴落原张贴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佛堂处,属养心殿建筑群原状陈列中的一部分,为清光绪时期翰林、帝师袁励准所写。其书法风格苍劲浑厚、秀丽挺拔,内容出自《北史》中韩显宗进谏孝文帝的典故。该贴落因常年存放于开放环境且年久失修,病害较为复杂多样,具有一定的修复难度。因此在修复工作展开前,修复团队做了大量的实验与检测工作,根据文物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了修复方案,并在修复过程中详尽记录了操作步骤,旨在为今后同类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0.
張榮强 《中华文史论丛》2021,(2):71-93+397-398
學界對《西涼建初籍》的性質向有兵籍、吏兵籍、民籍諸説,對照新近公布的《前秦建元二十年籍》,可以明確其絶非民籍;隸屬於民政系統的吏户户籍與隸屬於軍事系統的兵户户籍也不可能混編在一起。《西涼建初籍》中的"大府吏"實際上是涼州都督府的軍事人員,"散"户當是因不符合徵發條件而被免除現役的兵户。魏晉時期除了集中居住的在營兵户外,還有一部分兵户與民户雜居,隸屬郡縣管理。《西涼建初籍》作爲專門的職役户籍,應該是敦煌行政機構編造的郡縣兵户户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