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封建时代中西君权神化现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与西欧的封建时代 ,都曾盛行过表面类似、实则相异的君权神化现象。西欧“王权神授”学说与中国“君权天授”理论都视帝王为神命的君主 ,但前者植根于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 ,强调宇宙唯一的人格神“上帝”对国王终身的“授职” ;后者则基于儒学政治文化传统 ,宣称君主是神命“天子”。但由于其所谓的“天”只是神灵意志、自然规律与道德理性的融合体 ,不仅难以赋予君主以浓厚的“神命”光环 ,而且还包纳着“天命转移”的意蕴。与此相应 ,西欧国王即位的涂油加冕典礼 ,具有鲜明的“王权神授”的政治象征意义 ,成为其取得“神命”身分与地位的合法依据。中国的封禅则是少数帝王以功德告“天” ,并无由神“授职”的严格意义。在西欧 ,王权的充分神化推动了封建君权的形成与发展 ,但也使之受到神权的制约 ,避免了剧烈的政治动荡。而在中国 ,君权神化的不充分 ,既使君权缺乏神权的约束而易于高度集权 ,但却未能使君权托庇于神权 ,由此而常常陷入“大治”与“大乱”交替轮回的政治格局。这些现象 ,无疑是造成中西封建社会不同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张松 《满族研究》2016,(4):109-111
大五家子一带满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中,保留着许多古老成分,也呈现出很突出的地方特点.需要对各地满族的丧葬习俗作全面调查,并结合文献记载,才可能揭示出满族丧葬习俗的全貌.  相似文献   
43.
泰山脚下最原始的天人关系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依赖自然生活.他们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凭借着有限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求得生存.几万年前,在泰山周边出现的原始人,他们的生存状况同样如此. 随着劳动力的提升,人类社会开始出现剩余产品,也引发不同部落间的战争.统治阶级出现后,天人关系随之产生变化,出现了祭祀这种崇拜表现形式,而泰山封禅正发端于此.  相似文献   
44.
曹琳 《神州民俗》2007,(8):68-69
天津皇会是古代天津人民祭祀妈祖的传统民俗活动。妈祖信仰最初兴盛于东南沿海,在元代因海运漕粮的需要远播天津,古代天津居民多以渔盐为业,故对保护航运的妈祖十分尊崇,对其祭祀尤为隆重热闹,久之,便形成了津门名闻遐迩的特色活动,成为当时北方著名的民俗盛事,直至清末才因社会动荡而衰落、停止。  相似文献   
45.
《华夏地理》2007,(8):78-97
尔多斯草原多风,大风起兮,在无遮无拦的原野上,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横扫一切。虽已人夏,有风的天气还是让人感到些许凉意。呼啸的晨风中,班泽尔打开祭坛上的铜庙,取出酥油灯,置于庙前的供几上,再将香炉燃起,随着苍凉的螺号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三星堆遗址的金杖与金沙遗址的金带,准确辨识,涉及到遗址的年代、性质、王权、神权、宗教与祭祀习俗等诸多重大问题。学术界已有多种考析,许多人对这些考析又感到疑惑。本文将作出新的辨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
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其实质是墓主人的灵魂从地下世界赴墓地祠堂去接受祭祀。此类题材在画像中的频繁出现,证明祭祀祖先活动的图象是汉画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8.
许丹阳  傅悦  王瑞  向虹  冉宏林 《四川文物》2024,(1):4-20+2+121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四号坑(K4)是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之一,位于三星堆城址南部、马牧河右岸台地祭祀区的东部。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四号坑进行了发掘。坑口大致呈正方形,面积约9.33平方米,坑内堆积由上及下可分为填土、灰烬、埋藏遗物三部分。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各类文物1970件,另有象牙47根、海贝50枚。四号坑的埋藏年代为三星堆遗址第七期12段,相当于殷墟文化第四期,日历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2966(cal.BP)时间范围之内,其性质似为祭祀器物掩埋坑。  相似文献   
49.
《江汉考古》2021,(3):58-65
帷帐是汉代以后墓室内的普遍陈设,本文根据考古遗存和历史文献记载的墓内葬仪,讨论了墓葬中帷帐的礼仪功能,认为帷帐具有居神的意义,起到营造祭祀空间的作用,界定了祭祀空间的主体位置,与以棺床为中心的埋葬空间具有不同的礼仪功能,这对我们理解墓室空间的营造理念、空间与陈设和画像的关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0.
仪式活动是集体记忆、象征空间与地方认同建构源头,因其研究有助于揭示城市各空间尺度内的公共生活竞争的内在机制,因此已成为西方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命题;但此类以仪式活动为视角,揭示集体记忆、象征空间建构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在国内极少。鉴于其研究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大学校庆典礼为例,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访谈等多种定性与定量方法,探讨了自上而下的仪式活动,即校庆建构集体记忆、象征空间、地方认同的过程及其机制,为校园特别是新校园或扩建校园的纪念物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