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初夏的乡村     
正夏天是充满生机的,充满活力的,充满乐趣的,而初夏的乡村却是富有所有夏日情怀的。初夏,我去奶奶家玩,一进小院就看见了那百十来只活泼可爱的小鸡。小鸡毛绒绒的,穿了一身黄衣服,尖尖的小红嘴里不停地发出"叽叽叽、叽叽叽"的叫声,好似想获取自由,不停地扑闪着翅膀想飞出去。奶奶无奈,只好在上面罩了一张薄薄的网,四个角用石头压着。咦?里面怎么有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鸡"?黄黄扁扁的小嘴,走起路来那么奇怪:屁  相似文献   
42.
关于皿方罍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4,(2):146-149
<正>皿方罍是近年海外拍卖市场上极为知名的艺术品,尤其在最近湖南省博物馆成功回收前炙手可热。早先皿方罍的"成名"是在2001年纽约佳士得公司的拍卖上①,当时以924.6万美元的落锤价②,创下了中国文物拍卖的最高价格。那次中标者为一位匿名的人士,据传其对中国艺术品并无兴趣。去年底,皿方罍重现江湖,并出现在2014年佳士得春拍图录和展览上③(彩版一,1)。而收藏此罍之盖的湖南省博物馆,试图回归器身而将罍、盖"身、首合一"。2014年3月15日,湖南省博物馆通过雅昌艺  相似文献   
43.
牛勇 《丝绸之路》2011,(10):61-62
枕具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品,也与人类文明史相生相伴,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造物观促生了枕具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通过剖析枕具设计文化个案,借以管窥古代先民造物设计和文化生成之间的关联,以期对我们理解传统工艺设计观念有所启益。  相似文献   
44.
卢勇  沈志忠 《安徽史学》2011,(6):109-112
<正>高家堰大堤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东岸堤防,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建安时期,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大堤主体部分由千斤条石砌就,用石达60万立方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石质人工堤坝,有"水上长城"之誉①。今天所见的高家堰大堤主要建  相似文献   
45.
李林 《文物世界》2007,(5):36-37
2000年夏秋之际,骄阳似火,山西乡宁县历史上第一次考古发掘正在嘉父山进行。这是一处春秋时期墓地,其中的4号墓葬具为一椁一棺,椁长3.53米,宽2.30米,高1.50米;棺长1.76米,宽0.50米,高0.74米。椁下两头各有横木,垫着木椁。男性墓主  相似文献   
46.
王春元  曾小俊 《中华遗产》2007,(10):148-149
某日,与一对九段伉俪闲聊围棋,谈及棋枰、棋子和棋盒,二人只知东洋,对中国古代的棋具,懵然不知。转念一想,二人从小围奁,心无旁骛,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47.
向科衡  俞越  洪琴 《人文地理》2022,37(3):39-49
同性恋旅游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细分市场,而身份认同作为中国“同志”在旅游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和身份的确认,在旅游体验的获得上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身份认同与旅游具身体验的响应研究以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为例,通过16位中国“同志”旅游者五天四夜的赴泰旅游日记的撰写,并结合后续通过3位日记撰写受访者和6位赴泰旅游的受访者的深度访谈逐字稿进行访谈,探讨中国“同志”赴泰的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响应的内在关联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体验是实现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具身性实践和反思,也是叙事性内容建构的过程,进而得出身份认同与旅游具身体验内在关联的叙事过程性空间模型。本研究将补足深化和拓宽亚洲“同志”的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细分旅行者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正以秦宣太后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热播,引发了观众关注战国历史的兴趣。多年前读《战国策》和《史记》时,秦宣太后和她的儿子秦昭王的记载,就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具有多方面审视和研究的价值。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并非秦始皇的一人一时之功。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他的《中国上古史纲》中,甚至有这样的判  相似文献   
49.
周繁文 《华夏考古》2012,(1):100-110,119
本文从隋代李静训墓墓主及其家族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宗教信仰等状况入手,考察历史情境、墓主身份以及丧事主办者的意愿与情感,对墓葬的位置、形制、葬具和随葬品的影响。为探究该墓葬具形制的使用原因和意义,文章亦对唐以前房形石葬具的流变和使用背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Miho、青州和史君墓围屏石榻或石椁上直接表现丧葬仪式的图像,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入华粟特人葬俗和死亡观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和图像资料。结合粟特故地、丝绸之路及其它入华粟特人墓葬的考古资料与中外历史、宗教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入华粟特人死亡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犬视尸毒到事死如生;从善恶二元观到钦瓦特桥审判;圣火与善神崇拜;灵魂不死与天国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