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61.
762.
由我国世界民族研究学界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葛公尚同志主编的《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一书,已于2006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聚合了国内十多位学者数年辛勤耕耘的精髓,反映了我国学者在国际政治视角下研究跨界民族问题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63.
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并非古代史学的自然延续,历史观和方法论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第一阶段新史学不自觉地对传统史学有继承和转化,尚未将其思想、方法丢失殆尽。唯物史观全面引入中国史学所带来的最显著进步是在历史观上,使中国历史的建构模式得到合理的解释。改革开放后大陆地区开始热衷于吸收欧美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未重视传统史学研究继往开来。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地区的史学人才对于传统史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严重缺失。世界范围看,历史学碎片化是二十世纪后期的普遍现象,历史学家通过明确的方法把历史进程的各部分变成整体的本领渐渐丧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历史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自主性问题,史学已逐渐沦为给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原材料的“资料员”角色。最近一二十年间,对整体历史观的探讨在西方史学界悄然回归。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史学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通史精神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避免碎片化研究的倾向;重拾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回答时代之问;同时打通经史,使经与史的研究良性互动,这样有利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析出,有利于中国特色史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有利于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传承。可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学...  相似文献   
764.
征稿启事     
《中原文物》杂志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考古与文物类学术期刊,1977年创刊,为河南省一级期刊,现被收录入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SCD)、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原文物》始终坚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文物考古学术研究的办刊宗旨,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与世界,关注学术热点,突出中原地域特色,努力打造成全国文化研究、保护、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不断引导和反映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精品意识和品牌特色,以严谨、求实、坚守学术本位和学科规范的精神和风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76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在高校学生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具有政治性、理论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材和教纲上的不统一、滞后性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政治说教”、“晦涩难懂”和“政策背书”的负面印象.为了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从学科借鉴与理论比较的角度,尝试提出课程教学创新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