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次一生态交错带适应的一般模式二史前文化适应方式的转换三环境格局的变化与适应变迁四结语燕山-长城南北地区是考古学研究上有特殊意义的地区。其地处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河流域北部、滦河下游为其南区域,滦河上游、大小凌河、辽河上游地区为其北区域。我国400毫米降水分界线即位于此,也是北方干旱区与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2.
乔万宁 《收藏家》2010,(6):40-42
一直以来,古玉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玉器,自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延至红山文化时期,这段时期的玉器工艺时代特征非常显著,民族风格也很鲜明,诸如玉、鸟形、碧玉龙、黄玉龙等等,玉器雕工之精细,选料之讲究,造型之奇特,内涵之深邃,蕴含了远古人类对自然人文现象神秘之怀想,奠定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牢固的尚玉礼玉神玉痴玉之根基。  相似文献   
13.
"之字纹"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陶器上普遍施行的一种纹饰.本文考察了东北地区之字纹陶器的分布及相关的考古文化,探讨了"之字纹"流行的年代早晚、带之字纹的斜口陶器等问题,认为"之字纹"、"细石器"和平底陶器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三大文化特征.带之字纹陶器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或更早的时候,黑龙江地区、松嫩平原上的先民就与辽河流域乃至中原发生了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一、发现与调查那斯台为蒙古语,意为"松树坡"。1980年秋巴林右旗博物馆在考古调查中发现,那斯台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巴彦汉乡那斯台村,坐落在查干木伦河西岸。遗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左右。遗址中间被乌兰沟隔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台地,西部是斜坡地。那斯台村居于遗址东部,对遗址人为破坏严重,再加上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文化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地表散布许多陶片和石  相似文献   
15.
试论赵宝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考古学报》2008,(2):121-140
目次一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二重要遗存分析三分期与年代四赵宝沟文化的渊源赵宝沟文化是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确立以后,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分布范围、文化属性、陶器分期、类型划  相似文献   
16.
石叶是石器时代重要的石制品类型之一,而微痕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石器功能分析方法,为深入了解石叶的微痕特点与功能,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石叶微痕的研究现状,包括微痕实验、考古研究案例、微痕分析及多种石器功能分析法结合的研究实例,通过介绍国内外对石叶复合工具(镰刀石叶)的研究进展,对我国石叶微痕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西南约0.5公里处.坐落于西拉木伦河北岸阶地西荒山的东坡上.1988、1989、199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先后三次对其进行田野发掘,累计发掘面积约7264平方米[1].出土文化遗存分别归属于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几种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二期乙类遗存[2]即兴隆洼文化(bc 6400~52003)遗存是该遗址的主体性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8.
西辽河流域史前聚落遗址多位于河流北侧、西北侧背风向阳、面向河流的坡岗或山坡上;从兴隆洼文化开始,史前聚落的数量和密度逐步增长,聚落规模逐渐扩大,聚落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居住址、祭祀址和环壕显示了聚落功能的变化趋势。西辽河流域史前聚落选址及聚落诸多方面的历时性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联,其中自然环境及其变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凯 《收藏家》2014,(4):81-87
<正>一.开头的话龙在中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我们就看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形堆塑"。其后在红山文化中、在大汶口文化中、在龙山文化中、在良渚文化中都能看到或找到龙的身影。到了夏、商、周三代,人们对于龙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开头  相似文献   
20.
试论白音长汗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在白音长汗遗址南部发掘7座房址,其中6座属兴隆洼文化,1座属红山文化。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存具有兴隆洼文化一般特征,均为夹砂陶,不见泥质陶,筒形陶罐腹壁较直,纹饰多为组合式。但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存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兴隆洼遗址的兴隆洼文化比较,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