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索罗斯曾说:“我希望人们不要过多地试图研究我是怎样在股市上赚钱的,而是更多地注重我的哲学理念。”在伦敦经济学院,受其导师卡尔·波普的证伪主义哲学影响,索罗斯提出了反身性(Reflexivity)理论,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他的金融证券实践。由此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92.
《丝绸之路》2011,(7):80-80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举办《中山杯》全国书画大展。  相似文献   
93.
彭锡胜 《纵横》2011,(10):56-59
战死或者被敌人逮捕处死的辛亥志士数以万计,民主共和的旗帜因他们的鲜血而染红。辛亥革命起始是武昌首义,之后有十几个省奋起响应,革命者一方由于受过正规训练的部队较少、武器装备低劣,面对强大的清政府武装,处于以弱击强的状态,革命之艰苦、牺牲之惨烈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牺牲的起义士兵和革命者就有3万多人。  相似文献   
94.
编读之窗     
《文史天地》2011,(8):88
征联欣赏亲爱的读者:本刊2011年第6期刊出三副联求对,现从大量应对中选出以下几副佳作发表,请读者赏析。出句(上):为民主献身,黄花碧血英雄泪对句(下):作共和斗士,青史丹心民族魂  相似文献   
95.
来信     
共和不和以史为镜共和体制在中国的实践,不过区区百年。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封建,相比之下,百年共和实践路程的曲折坎坷、跌宕起伏、大江大海、峰回路转,又算得了什么?为了避免由于不自信而对历史过程的狐疑揣度,无限联想,本期封面触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两个17年。任何混合动力的革命,总要因各种政治力牵扯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共和不和的震荡期一直延续到1928年之后才逐渐停息,这既是历史  相似文献   
96.
安妮 《世界遗产》2011,(2):78-83
西多会的修士们反对本笃会的精英主义、罗马神职人员的权力欲和英国圣公会日益增长的财富。相反他们崇尚俭朴和辛勤的劳动,他们清理林地,疏导河流,建造新的修道院。  相似文献   
97.
心理学家以人类的意识状态来分析神秘主义,认为神秘主义是在人类的正常清醒的意识或者理智的意识之外的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 总之,神秘主义是一种研究隐秘生活,强调直觉,以达到与“主”合一为目标的学问。 苏菲主义,是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98.
李娟 《文史月刊》2013,(5):38-40
不管是去中国化还是去欧洲一体化,我们都应该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不要愤愤不平,也不要心灰意冷,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什么是"中国化"和"欧洲一体化",为什么又要"去中国化"和"去欧洲一体化"  相似文献   
99.
《南方人物周刊》2013,(16):60-61
新世纪以来,没有什么灾难能像汶川地震那样震撼人心。有一个人,想探究巨大灾难中更丰富的人性,他为这份冲动投入5年的心力,然后带给我们这个时代一部最翔实、最深入的灾难纪实作品,历史得以更真切地存留。这个人名叫张良,曾拥有《南风窗潜0总编等头衔,他放弃年薪几十万的职位,投入几十万自费采访,他在各地累计奔波三四十次,拜会了一百七十多位当事人,中国还没有哪个记录当代史的个体,为一个题目倾注如此心力。在非虚构写作升温的当下,他在专业主义上的追求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00.
林漫 《史学集刊》2022,(3):28-39
美国女性主义史学至少包含两条不同的思路——“平等主义”与“性别主义”。“平等主义”起源于启蒙人权观念。借助启蒙人权观念,美国女权主义者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波女权运动浪潮以来,便开始呼吁男女平等。但在现实斗争中,男女平等的诉求遭遇了较大的阻力,女权运动进展有限。女权主义者不得不将思路转向“性别主义”。“性别主义”强调女性为人妻母的传统角色,并以此名义涉足公共领域,突破了“分离领域”的界限。如此一来,“性别主义”便从早期的权宜之策转变为一种越来越成熟的女权主义思路。上述两条思路从现实逐渐延伸到史学研究之中,催生了关注性别不平等和关注女性力量两个类别的女性主义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