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楹书隅录》著录宋元校钞二百六十九种,但由于作者杨绍和极少利用刻工、讳字等方法鉴定版本,因而失误之处不少。本文据版武、刻工、讳字、序跋等,以知见为准,共蒐集到九种误定版本。  相似文献   
42.
咸鸿昌 《世界历史》2006,1(5):61-68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始终与英国法律特别是土地法的变迁紧密交织一起,呈现彼此影响的互动状态。最初的圈地是在封建土地保有制的基础上发生的,普通法不承认维兰的财产权,使领主圈地具有了合法性依据,为圈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15世纪时,随着庄园制经济的发展,土地法发生了变化,庄园农民的土地产权趋于明晰,新的土地法成为都铎政府限制圈地运动的法律依据。17世纪以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法律又成为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推动下,土地法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小农土地产权制度迅速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地产制。到19世纪末,社会利益备受关注,国家法律又转变为禁止私人圈地和保护公众休闲用地的手段。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变革,也是法律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43.
东坡苏公帖碑是现存刊刻最早的苏轼个人丛帖,也是历史上优秀的苏书刻石之一。本文对该帖作了多方面研究,并特别指出帖碑中保存的《中山松醪赋》“元祜正书本”是仅存的苏轼的两种写本之一,有别于人们熟知的“绍圣合卷本”。该本中苏轼修改的字迹表明它与《中山松醪赋》祖本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帖碑上四种苏轼手迹,三种墨迹已失传,有赖刻石流传,而帖碑是其传世最早的佳刻。因此,东坡苏公帖碑无论在保存东坡书迹方面。还是于苏轼诗赋校勘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帖学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44.
长安城南的秦漆渠和汉樊公渠皆不见于《史记》和《汉书》,但此二渠不仅古时有之,至今仍有遗迹可寻。作者依据有关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对二渠的兴废沿革做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李永扩 《风景名胜》2021,(2):0231-0231
公路桥梁作为公路运输的载体,具有造价低、运输方便、灵活性强等基本特征,并在分担运输工作、缓解运输压力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是运输业关注的重点,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运输业的安全。为确保公路桥梁施工工程的质量,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重大公路桥梁交通事故,应强化公路桥梁施工期间对工程质量的管控工作。  相似文献   
46.
浙江中鑫艺术博物馆所藏青瓷墓志罐是越窑青瓷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器型完好,志文清晰。本文拟从墓志罐的制作工艺,结合志文内容的史料价值以及传递的生活价值观,谈谈笔者对该器价值的一些思考。这个越窑青瓷墓志罐烧制于唐咸通五年(864),罐体方形,底座为浅盘形,五曲花口,圈足。通体青釉,高27、口径12×12厘米。志文二十一行,三百十九字,有界栏,四面阴刻之文,自右至左,刻写极为工整,书法刚劲有力,墓主生卒年代明确,内容丰富(见图),兹录全文如下:大唐渭州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祖讳洗,公讳道,府君讳少文,望贵著族,世代名家。  相似文献   
47.
宋佳霖 《文献》2023,(4):20-39
作为在明季首次以“全集”面貌问世的商辂集,三十卷本《商文毅公全集》看似较之已有的十一卷本和十卷本增容甚夥,但实际在新补录的约500首诗、100篇文中,近七成均系他人之作。诗作的重出主要集中于《古今诗删》及高启、骆问礼、许相卿、俞安期、谢榛、张居正、梅守箕等作家别集;文章的重出在窜易别集作品之馀,还挪用了通行类书中的翰墨示例。三十卷本删减了诗文中涉及原作者身份经历及所处时代的副文本信息,篇名的改动反映了编纂成书时更为具体的作伪细节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纰漏,作品重出实属编者刻意造伪。卷端署韩敬、茅维、臧懋循为文集校者亦不足信,更可能是书商妄托商辂三元及第的科考宿望,并藉三人梓集之盛名,以滥充珍,冀图射利。  相似文献   
48.
张彬 《收藏家》2000,(4):15-18
提起“四王吴恽”,人们就会想起很多话题。其实“清六家”也好,“四王”也好,它们并不是一个画派,只不过是一个合称。四王中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及其传人是太仓人,王翚及其弟子是常熟人;娄江东流经太仓、虞山坐落在常熟,所以,人们按地域把他们分为了“娄东”、“虞山”两派。他们艺术观及绘画技法上既有相同、相似之处,又有明显不同的地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的影响巨大,波及全国,在清代  相似文献   
49.
<正>地处青海东北的互助土族自治县,素以"彩虹的故乡"而为世人所熟知。在这绚烂多姿的彩虹中——绿色以它动人的色彩向和谐的土乡展示着最美丽的情怀。在生态脆弱的青海高原,互助以较大的绿色版图,跻身生态较好的州县之一。建县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互助县林业生态建设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乡镇、各部门协同配合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通过林业部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和积极实  相似文献   
50.
正叶恭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自清光绪末年踏入政坛起,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宦海生涯中,曾得到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等历代中央政府的重用。与袁世凯、段祺瑞、徐世昌、孙中山、毛泽东等政治人物都有较深的交往,诚可谓"满世交游尽至公"。其对孙中山的深厚感情,尤为后人所传颂。民国元年初相识,孙中山喜曰:"吾之北也,喜得一同志焉!"叶恭绰与孙中山同为广东人。不过叶的出身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