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难忘的名言     
正有一首歌,轻声流淌,让人欢喜不已;有一杯茶,馥郁清香,让人品尝不已;有一句话,充满哲理和意境,让人品读不已,成了我的座右铭。这句话就是——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美丽的花!那是一个夏天,太阳好像要把地面烤焦似的。由于天气太热,我准备去对面小店买一瓶水。小店并不大,但热闹非凡。过了好一会儿,我总算挤进了人群,正准备掏钱时,却发现我口袋里那宝贵的两元零花钱不见了。我把每个口袋都摸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02.
椰子的故事     
正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我9岁生日那天,爷爷买了一箱椰奶。清香、爽口、有点儿甜,我喝了一杯又一杯。爷爷兴奋地说:"以后,去海南看椰林风光,喝鲜椰汁,纯天然的!"今年暑假,我欣喜地得到一个椰子,是李阿姨从海南旅游带回的。我从来没见过呢,黑褐色,沉沉的,有小西瓜那么大。椰子怎么打开?里面的汁是什么味道?好想亲眼见见,亲口尝尝。就在妈妈准备给椰子挖孔时,我突然想到在乡下的爷爷奶奶,一定从来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103.
欧啦 《中国西藏》2014,(1):78-81
一1749年,藏传佛教噶举派和觉囊派转世活佛、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噶托仁增次旺罗布受邀赴尼泊尔、印度主持修缮洽溶卡体和帕巴辛衮两座佛塔。佛教摇篮的盛邀,佛教圣迹的维修,对一个佛徒而言实乃殊胜荣耀,当他倾尽全力,完成两回佛界大业,功德圆满返回之时,满心的欢喜却在宗嘎地方消失殆尽,留下的是无限惆怅。噶托仁增次旺罗布途经吉隆宗嘎地方时,又一次被昔日贡塘王朝留下的城堡深深地震撼住了,他让护驾队停止前行步伐,久久凝视着这个经历了600年历史风雨的城池,感慨万千。那时,离贡塘王朝灭亡还只有短短  相似文献   
104.
德治 《旅游纵览》2014,(5):90-93
《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其主要内容是:拍、力、景,要、求、定,虚、调、言,感、光、性。全篇以E述12个字为纲,提纲挈领,举—反三漫谈开来。从本期开始漫谈“言”字。  相似文献   
105.
正说起"点拨",我们马上会想到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细究"点拨"二字的含义,我想,"点",就是点评、指点的意思,"拨",有导向、指向的意思。点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集中体现,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师的导语和评价语言。恰当的点拨,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致盎然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激活学生灵感的火花,使课堂教学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教师的适时点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  相似文献   
106.
<正>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铸有熙宁钱,有铜铁两种材质。铜钱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钱文;有篆、隶、楷三种书体,元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通宝、重宝只有折二一种。下面介绍笔者收藏的三枚背有星纹的篆书熙宁重宝折二钱。图1,大样,此钱铸制精美,钱文小字篆书,四字端正,笔划纤细遒劲,接内外廓,"重"、"宝"二字小,"宝"字冠部左右不对称,左边竖笔较短,"贝"部呈圆形。内外廓精整,穿孔精修。钱背  相似文献   
107.
<正>这枚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是从安徽省五河县新集镇一位老人手里集得的。此钱带有明显的流通痕迹,一眼见之即为真品无疑。该银元老包桨,色泽古朴,自然温润,当为传世之物(图1)。据戴建兵、郭立彬著《钱币的专题收藏》第24页记载:"湖北银元局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铸造的第一种银元,上面的文字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亲书的。"张之洞将位于武汉三佛阁街的原守备署改建为湖北银元局,并仿造广东省第三版银元的式样铸造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初铸造时银币背面龙图的左右两边刻"本省"二字,以示与外省区别,  相似文献   
108.
宇明 《文史月刊》2011,(7):64-65
中国的下级官员在上级面前,一般都乖得象小宝宝,许多时候甚至到了做“螺丝钉”的地步,他们知道违抗上级的命令,事情干得漂亮,不会落下个“好”字;一旦再出现差错,就等于一脚踏进了地狱。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人向来迷信,又多忌讳,尤其对“死”常常三缄其口,万一不慎出口,也安“呸呸呸”唾地三口以出晦气。钱玄同(1887-1939,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曾主张废除汉字)年轻气盛,又过于偏激,向不讳言“死”字,甚而至于愤言“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相似文献   
110.
近日拜读浙江郑德涵老先生二十年前的旧作《敝帚吟》,受到启迪,遂翻箱倒箧,将个人原先零星存放的六枚异品“垣”字圜钱凑在一起,草成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