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0篇
  免费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762篇
  2011年   1069篇
  2010年   152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明人《十同年图》卷是描绘明中期大臣李东阳、闵珪等十位甲申进士同年的一次雅集的群像画,创作于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年)。它是历代雅集图的继承和发展。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孝宗朝精英朝臣的群像。明孝宗以仁政和善用贤臣享有盛名.其统治时期是明代政治较为清明的时期,“甲申十同年”是当时官僚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此图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外.此卷为闵珪家藏本,后人提到此图为宫廷画家吕纪所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82.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自李大钊开始传播唯物史观,此后经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结合,显示出自己建构研究中国历史体系的规模和力量,因而20世纪把中国史学推向了新阶段。建国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成绩仍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以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得到坚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领域以及大规模整理历史文献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1958年以后教条化严重泛滥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挺身而出进行抵制,一批熟悉历史考证的学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使史学达到新的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批判和反思极“左”路线危害,解放思想,史学出现了开拓进取、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3.
中国新史学中最常见的两种历史研究方式是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前者旨在建立历史事实之真或寻求历史演变之理,后者则以探寻历史之意义或彰显切实之史识为目标,此二者可谓中国新史学之"双轨"。中国新史学正是沿此"双轨"向前发展的。从新史学之"双轨"着眼,并依据"新异性的标准",中国新史学界应有"八大家",他们分别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顾颉刚、傅斯年、郭沫若和钱穆。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这两种不同的历史研究取径,展示了中国新史学研究的多元面相,二者之间是相互融通的,并无根本性的冲突与对垒,其在治史观念与方法上亦可做到相互补益,相得益彰。许冠三在《新史学九十年》中因陷入"科学"迷思的褊狭"新史学观",以科学实证拒斥文化阐释,故而未能将钱穆基于"文化"视角来研究历史的文化史学视为新史学。钱穆的新史学特质主要表现为: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遗产之基础上,注重历史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文化为本位,以阐释为取径,其典型表现是"以士释史";以中国为立场,注重探寻本国历史文化之意义,探求与本国历史文化相符合之史识,强调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钱穆的新史学观与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科学主义历史学、反对文化一元论和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等方面多有契合之处,但其以"于客观中求实证"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与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4.
姚惠 《风景名胜》2020,(1):0015-0015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发展已经得到了飞跃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各种文化品牌的设计一直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这些文化品牌的设计逐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除此之外,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理念也在不断的进行着革新,因为出现了不同层次的设计形式。该篇文章对百年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并为他设计创新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5.
《西藏人文地理》2020,(1):98-99
与乌兰乌拉湖的相会,从夜晚开始的。也许如同它风格迥然的名字一样,与乌兰乌拉湖的千里相会,相比于我们曾经工作过的湖泊,并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拥有近三十年青藏高原湖泊科考经验的我们科考队伍,从进入无人区以来,也花费了预计时间的两倍,才终于来到它的身边。  相似文献   
86.
87.
88.
季爱民 《文物》2020,(2):59-65
《唐东都大圣善寺山门院故开法大德先藏大师塔铭》(以下简称《先藏禅师塔铭》)石刻2002年出土于嵩山嵩岳寺塔东侧半山坡,石刻所属墓塔原位应在此处[1],但今不存。石刻现存于登封历史博物馆。文字由温雅于唐元和三年(808年)撰书,记述先藏禅师(724~797年)的师承关系、求法与传法经历及归葬地等内容(图一)。该石刻此前见诸报道与文章,主要为介绍石刻形制、铭文字体、行款、出土和收藏情况以及简述先藏生平等[2]。本文将首次刊布塔铭拓片(图二)[3],抄录全文,并在此基础上考证相关史事,借此观察中唐时期北宗禅在洛阳地区的传播情况,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9.
黄承漳 《铁军》2017,(11):44-44
杨雪涛是余姚三七市的一名企业家,虽年过古稀,仍健步如飞,精神饱满,壮心不已。他说:"我人老心不老,退而不休,总想为社会干点有意义的事。"他从2003年至2015年慷慨捐资为四明红色印务树碑立传。去年会同有关人士搜集整理了三七市的抗日斗争史,联合余姚三七市镇委、镇政府和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编写了《烽火三七市》一书,已在近日问世。众所周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和舆论宣传关系到国内影响和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90.
归义军张氏家族的研究素为学界关注,新出《张淮澄墓志》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张淮澄墓志》中,张氏郡望已作南阳,通过墓志记载可知张议潭的卒年约在咸通元年二月至十二月间。咸通八年,张议潮入朝,而张议潮使用"司空"称号的时间至少至张淮澄去世之时,即咸通九年,这为理解张氏归义军与中央政府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归义军政权内部的政治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