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袁广阔(以下简称袁):李先生您好!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跟您进行交流。作为先秦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您能谈一谈您当初是如何步入这一领域的吗?  相似文献   
52.
《鹖冠子·博选》篇写于秦代,其主要思想是五至论。本文由该篇入手,探讨五至论的理论渊源,五至论所涉及的先秦诸子帝道、王道、霸道说,以及各学派对帝道、王道、霸道的不同看法,并对产生此三道说的时代背景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3.
许哲峰 《神州》2012,(3):244-245
文章论述了美育在化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对物质结构等的理解更需要形象思维和想泉力,要提高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可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实现,美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贵州北盘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存分期与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贵州北盘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存的分析,依据文化面貌的差异将其分为三期,并结合周邻地区同时期材料的比对判定其年代。在此基础上,对它们所体现的葬俗、生计方式、居住形态和文化性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5.
龟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东南郊马栅村,2009年5~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普宁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350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20处,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其中以陶器、石器为主。根据出土器物的类型、形制、纹饰、组合等将龟山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三期,第一期的年代稍晚于虎头埔遗址的年代,第二期处于后山文化较晚的阶段,第三期的年代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56.
刁俊雄 《神州》2012,(9):103-103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美的东西,教师在数学过程中要运用美育的手段,将这些蕴藏在教材内的美发掘出来,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并耍运用美育手段,“以荚感人,以情动人”,在青少年心中注入审美的知识,对于他们分辨是非.美丑、善恶起着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渗透荚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7.
任淑芳 《神州》2012,(9):77-78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荚、追求美、创造美和体现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美育的作用,历来主张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化学教学中充满了美,化学中的美有待我们的继续开发,如果把美育教育贯穿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美育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也会起到化学教学所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张玮馨 《神州》2012,(18):68-68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着重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教育全过程。”人的一生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渡过.职业院校是一个人审美观形成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职业院校在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工作,开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9.
冯秀辉 《神州》2012,(19):25-25
作为当今的一名音乐教师,怎样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美育的功能和作用;怎样建立健全学生完美的心理结构,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效应,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董治安先生(1934.7.26-2012.5.27),江苏徐州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进入徐州天主教会创办的私立中学,1949年考入徐州市立第二中学,1952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任高亨先生的助教,此后一直在山东大学从事中国先秦两汉文学和文献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