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内与丸都集安在吉林省的西南端,市区以老岭山脉分为东南的岭前和西北的岭后。岭前为中心部,以鸭绿江流域而拥有更广阔的平原。岭后面对浑江。清朝时尚为封禁之地,1887年成立怀仁县、通化县时,岭前和岭后各自分属两县,到1902年才作为辑安县而独立出来。据说取“抚绥安辑”之意而为名。1965年改为集安,1991年升格为市。  相似文献   
42.
对明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贺勇墓志铭文反复辨识,内容进行考释,并对撰书者的进士身份和官职进行了确认。该墓志铭文叙述了贺勇生平事迹,内容主要涉及明朝的一些具体剿伐事件,对于补充研究明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3.
宋辽金元建制城市的出现与城市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辽金元是中国古代"城市革命"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在城市空间上,由封闭到开放,由坊市制转变为厢坊制;在管理制度上,宋代以拥有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府属都厢为标志,出现了个案建制城市。辽金元则以拥有专门行政管理机构诸京警巡院、路府节镇录事司、防刺州司候司为标志,出现了更多建制城市。在此基础上,金元时期形成了联系密切、分布有序的古代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44.
刘琼 《南方文物》2010,(4):101-119
商汤都亳,是夏商史研究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商代第一都、早商文化、夏商分界、夏文化界定等重大学术课题,因而成为学术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对这一课题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归纳与概括主要研究成果,指出在学术讨论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5.
韩建磊 《沧桑》2010,(2):100-101
明清时期"都帮"能成功控制景德镇瓷业,除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外,还与其伦理思想息息相关。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都帮"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46.
李平心 《神州民俗》2010,(8):55-57,65
昆都山五显庙是佛山市三水区珍贵的文物古迹,作为三水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庙宇,对研究佛山及岭南地区的古建筑和宗教文化具有一定的实物价值。但历年来相关研究资料却很少见,使得我们对其缺乏一定的了解。为此笔者特地走访调查了三水区文物古迹的代表一一昆都山五显庙,对与其相关的渊源及演变过程、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该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昆都山五显庙的概况、传说、历史、建筑装饰艺术,并对五显庙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元上都遗址     
丛宪生 《世界》2006,(10):48-51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这里曾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即位之地。此后,一百年间,元朝先后有6位皇帝在这里登基即位。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将燕京(今北京)作为皇城,称之为大都,上都城逐渐退居于陪都地位。长期以来,元朝实行两都制,上都城仍然是皇室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明末战乱中,上都城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元上都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48.
辽代因修起居注而设记注官,但《辽史·百官志》南面朝官所列起居舍人、起居郎并不是记注官,所谓的“起居舍人院”也并不存在。辽代的记注官为使职化差遣之职,由牌印郎君、翰林都林牙等兼任。牌印郎君属于皇帝身边近侍,隶属于牌印局,翰林都林牙(总知翰林院事)属于朝官中的文官,可能隶属于大林牙院。辽代记注官皆以契丹文化人充任,这与辽代皇帝为中心的政务运作系统普遍使用契丹语有关。辽代记注官所编《起居注》失之于略,根源在于诸司供报送录制度不健全,以及记注官听闻议政的权力有限。辽代记注官之设,既弘扬相延数代的编修《起居注》传统,也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9.
1350至1400年的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大古都”之一的南京 ,在元明之际发生过重大转变。本文对 135 0至 140 0年间的南京进行了全面考察 ,着重论述了朱元璋选择南京作为都城的原因、明初对南京城的大规模营建 ,以及南京城结构的变化等问题。认为当时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经过明初的营建 ,南京成为江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化都市 ,在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0.
遥远的西藏西部.一处由湖泊沉积而形成的盆地上,象泉河在静静地流淌着。在河南岸的台地上,突兀若一座象征时空丰碑的古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