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拭(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秆,世称“南轩先生”,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省)人。丞相张浚之子,自幼聪颖好学,以荫补官。秦桧执政时,张浚受到排斥,张拭随父谪居连州、衡州近20年。曾受学于胡宏习孔孟学说。累官至吏部侍郎兼侍讲、右殿修撰等,曾被时人公认有“宰辅之才”,只是由于他为人光明磊落,喜直言进谏而未能得到重用。其一生的政治主张为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抗金复仇。其道学理论以“天理”为义,以“人欲”为利,强调“学莫先于义利之辨”。后成为与朱熹、吕祖谦齐名的南宋道学大师,号称“东南三贤”。  相似文献   
102.
五彩瓷是中华民族艺术长廊中一朵璀璨瑰丽的奇葩,是世界陶瓷文化史上闪耀的里程碑。明清两朝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主要得益于彩瓷的推波助澜。其中的五彩瓷作为彩瓷中的重要一环,是继承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五彩瓷简称五彩,又名"古彩""硬彩",泛指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福建漳州地区烧造的一类彩瓷的统称,为彩绘瓷中的品种之一。五彩多指青、黄、赤、白、黑,含多彩之意,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也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中,象征着五方的神力。  相似文献   
103.
20世纪前20年,汉学在越南被称为“Hán h.c”(汉学),偶被称为“Trung h.c”(中学),由于该国悠久的儒家科举历史,“汉/中学”被认同为儒家思想和儒家学说。20世纪初,越南汉学史的研究从越南的“本土叙事”出发,可以有效避免任何忽视现实多元性的宏大叙事。按照这一思路,本文通过中圻(保护地安南)阮氏王朝(Nguy n court)赞助出版的新闻简报《游学报》个案研究,集中探讨儒家伦理在20世纪早期越南的传播。为了使安南在技术上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化,同时又不触及其政治制度的基础,阮氏王朝利用这份简报作为论坛,宣传根据西方哲学和伦理道德解释的儒家价值观,以使其青年精英在海外学习期间远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从整体上进行的,他把每一个文明都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比较研究。他的整体论思想与中国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汤因比不仅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太极阴阳之说,并且用这一学说来解说自己的文明理论。他不仅运用这种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而且他还以此来解释世界上其他的文明与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05.
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骨文所反映的殷人宝玉意识及用玉制度对我们认识商代及其前、其后不同时期的用玉制度及其发展是很有启示的。卜辞中的“玉”及有关记载表明 ,玉为商奴隶主贵族贪求和崇拜的财富 ,并千方百计将之聚敛到当日的王都殷墟。殷人的宝玉意识 ,被周人继承并直至春秋时期而不衰。殷人祭祀时 ,不惜动用珍爱的玉为祭品 ,但行祭比用物牲和人牲不仅次数少 ,而且数量小。所祭商先王为商王中重要者 ,因而用玉行祭规格较高。甲骨文用玉行祭的祭名很多 ,但包括“燎”在内没有一辞是祭天者 ,甚至用玉祭上帝也极少见。这说明 ,把《尔雅》、《周礼》及汉儒注疏中有关燎祭祭天的说法派用到商代考古现象的解释中 ,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因此 ,我们研究商代及商代以前时期的用玉制度 ,不应儒学化 ,特别是“汉儒”化 !  相似文献   
106.
叶一苇 《古今谈》2001,(2):67-69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为东莱先生,为南宋名理学家。他综合当时各家学说,倡导致用之学,主张“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成为独立学派——婺学,与朱熹、张栻齐名,号称“东南三贤”。  相似文献   
107.
《贵阳文史》2006,(3):64-64
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占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相似文献   
108.
度奄 《贵阳文史》2007,(5):27-28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入据播州的杨氏鼻祖杨端之13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1201)袭播州安抚使后郡执掌播事,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  相似文献   
109.
考察《儒行》成篇的生成背景,可以看出《儒行》并非孔子自卫反鲁答哀公之问而作。孔子之时"儒服"的观念尚未形成,不能成为二人对话的引子;相关文献中鲁哀公对孔子向来是礼敬有加,不会以戏谑的态度问孔子;假借他人之口发自己的议论在当时已较常见。面对墨家"非儒"的种种责难,《孔丛子》中有《诘墨》给予反驳;面对众多学派的批判,儒家自然不能无动于衷,而《儒行》正是孔门后学在受到轻视指责时,假托孔子之口所作的自我辩护的宣言。  相似文献   
110.
正在传统的华夏衣冠体系里,"交领右祍"是一个很主要的特征。"交领"指领口相叠交,而"右祍"则是指衣服的左领要压着右领。这一讲究主要来自阴阳五行学说,我们的祖先认为左代表阳,右代表阴,这种观念体现在衣冠上便是人活着穿的衣服要阳上阴下(左压右),待人死后所穿的衣服便是阴上阳下(右压左),称为"左祍"。然而,尽管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