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43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雀山汉简《定心固气》篇现存简十三枚,残损较多。文中有"积气"、"守一"、"定心"、"固气"、"独行"等内容,是一篇专论养气修性的古代文献,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孟子》中也曾讨论"知言养气"的理论,其说与简文相近。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影响力是多方面的。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是其一生政治思想的起点,而对其维新思想渊源的探究,能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梁启超维新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探究本源,是我们理解梁启超一生思想的重要基础。本文力图从社会背景、传统儒家教育及其师从康有为后思想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维新思想的渊源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拓的青史情结与忠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炎黄春秋》2006,(7):45-49
邓拓自幼浸染于儒家传统文化中,自然就把生命的超越之路定在对历史正义的追寻中,而不是定在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中。个体如何面对青史的问题,对邓拓而言,同时也是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儒家文化之外,邓拓还深受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为一名现代志士,他继承儒家文化关注现实人生、关注历史正义观念的同时,又扬弃了儒家文化与时代不相契合的传统意识形态内涵,而代之以马列主义。这样,他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就落实为对马列主义的忠诚。他忠诚于马列主义,往往又把革命组织、革命领袖认同为马列主义的化身、历史正义的化身,这样,当革命自上而下出现“左”的偏差、邓拓本人忠信见疑的时候,他心中便总是充满个体生命被抛出历史正义事业之外、难以实现生命超越性追求的焦虑。当他对革命自身的失误作出反思的时候,他只可能站在革命主体一员的位置上,对思想方法等问题作出反思、批评;不可能跳到党派之外质问领袖、质问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当外部环境异常残酷的时候,他只能选择以自己的尸骸去填充自我生命与历史理性之间的鸿沟,而不是去质问这种历史理性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阳 《史学月刊》2004,3(6):51-59
以往若干史著记载了李大钊曾于1918年在北京发起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但由于史料缺乏,近来多被学者否认。笔者根据当时的报载文章、早年俄国顾问撰写的《中共简史》,并参以当事者的回忆,认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确曾于1918年底至1919年上半年存在过。这个研究会的产生涉及苏俄人士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初期联系与活动。虽然该会的参加人员、活动时间、组织形式都不怎么固定,是一个十分松散的非正式学会,却在中国开启了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的先河,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王弼融合儒道的新思辨一反汉代谶纬儒学对孔子的神化,把孔子改塑成崇尚“无”的富于无我、忘我精神的凡间圣人。他对《老子》、《周易》的研究,融合儒道,强调“以无为本”,以自然之道取代《易经》象数派的神秘观点,把“天”解释为“道”所生成的自然形体,以“无”取代“天”的神圣权威,并为统治设计了治国之道--“无”。  相似文献   
16.
徐义华 《南方文物》2007,34(1):36-42,27
问题的提出在西方学说进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史学系统是稳定而圆满的,而在这个稳定而圆满的史学系统中,天下一统思想几乎是中国历史的主线,中国人自历史记忆的初期就接受了天下一统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张义 《旅游纵览》2008,(3):75-75
<正>在云南大理的一旅游车上,大理导游教外地游客学说大理话。导游说:"‘您好’应该读成‘泥球’。"一外地游客平时说话总爱带个"个"字,如"这个"、"那个"。他很积极地跟着导游学:"泥个球",再学"您个球"。导游立马纠正,而这位游客总是学成"您个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自先秦以来,特别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本思想的形成,以及这种思想对调节、缓和社会矛盾,同时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局限性,都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后来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进行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一种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佛教传人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形成了既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也不同于印度的思想,而是吸收了印度学说的一种宗教哲学。魏晋南北朝佛教广泛流传的过程,就是“不断消化变通印度佛教的过程,就是与中国固有思想融合并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强调陶渊明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在创造出足以辉耀整个传统的新美典。文章提出陶氏的社会理想接近"秦汉之际新儒家",故其对力田和个体生命的态度与孔孟扜格。而陶诗美感的源泉,则在与此生命态度相关的"委运"和"乘化"。本文第二、三节转入对陶诗田园世界和抒情自我的讨论,并以三端概括陶诗新美典:首先,"乘化"的生命态度令诗人自时间面去体悟四季、晨昏的循环,天人一体、身心一体地感知熟稔的土地。由此生出的不设色的田园世界,与诗坛逐渐声色大开的局面形成对照。其次,陶诗解构了屈原开创的抒情自我原型,首次将诗人自我形象白描在日常生活化背景之上。最后,陶诗以彻底的内在主义,为中国诗歌由嵇康开始的对超越境界的追求找到了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