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南、西北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后方根据地,棉花的供求情况对于坚持持久抗战,进而取得抗战胜利至关重要。1938年8月至1942年7月,冯泽芳任中央农业试验所棉作系主任,负责大后方的棉花生产。他研究鉴定云南开远木棉是国内缺乏的优质长绒棉,并大力提倡、积极推广木棉。在陕西,棉田面积逐年减少,提高每亩单产量成为陕西棉产改进的重要方法。冯泽芳总理斯字棉推广的设计与督导事宜,1940年推广斯字棉达85万余亩。战时后方棉产改进是集政治、科学、经济三种力量同时发力,进行棉作推广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2.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作物品种单一,遗传特性趋于一致,作物资源陷入枯竭,因此必须加大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力度。文章阐明了遗传特性趋同所带来的危害,着重探讨了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的方法以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抗战时期国统区农业推广体系下的农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统筹全国农业推广事业的农产促进委员会致力于打造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推广体系,为使农业推广工作更有效地惠及农民,农促会接受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乔启明的意见,将农会纳入该体系,作为专业的农业推广机构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在制度层面确立农会与农业推广体系的关系后,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开展农业推广工作,农促会在后方辅导设立了一批乡农会,并试图使其成为业务充实、经济自立、农民自有自治自享的组织.在农会被纳入农业推广体系背后,有美国农民组织经验的影响,有战前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改良路线的延续,还有战时国民党对农会功能需求的改变.由于农业推广体系下的农会符合国民党战时对农民进行全面动员的需求,抗战中后期,农会发展得到更多政策支持,最终在法规层面实现农民组织一元化,成为农村社会中最重要的农民组织.  相似文献   
64.
语言表达过程中同时伴有思维,方言思维习惯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方言在思维和交际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无形中成为一种思维表达习惯,而这习惯又能促进思维和表达的准确。久居一地,会养成当地方言的思维习惯。在广州看电视足球,首选香港频道。香港粤语视频足球节目解说与央视的解说相比较,风趣、生活人情味浓,且技术解说到位。不会出现央视中"倒脚……回传……"等断续枯燥解说或无声的画面,或者歇斯底里的"射门"、"加油"、"我们胜利啦"的喊叫。前者是主持人和你一起看节目,后者是旁观主持  相似文献   
65.
Known primarily for his reformist proposals in the areas of military affairs, foreign policy, the salt monopoly, and the grain tribute system, the influential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s Bao Shichen 包世臣 (1775–1855) also made throughout his life numerous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actice and of rural life. Contrary to the arguments of his older contemporary Hong Liangji that the empire was facing an imminent demographic and provisioning crisis, Bao argued that there was ample possibility for increasing crop yields, and improving popular livelihoods, if a more rational approach was taken to cropping decisions, farm labor allocation, agri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and local-level social organization. Bao was fond of quantification, and, far more than Hong, employed statistical analysis (albeit crude) to bolster his arguments. Fundamentally committed to increasing the power and wealth of the imperial state in the face of threats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Bao was highly optimistic that this could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with fulfilling his other basic commitment, relieving what he saw as widespread popular immiseration.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领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改革,双轮双铧犁作为主要的新式农具之一,经历了试验推广、重点推广和全面推广的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农机工业状况,中央有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政策和落实措施,坚持重点示范、稳步推广的原则,统一生产计划和规格,制定管理办法,强化生产质量管理和修配,增设工作机构和推广站,改进经营服务,逐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一度促进了双轮双铧犁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主要根据清朝官方资料 ,从康熙、雍正两帝对比的视角 ,深入讨论了雍正时期改革整顿生息银两制度的原因、内容及其在全国八旗和绿营系统推广的基本政策与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68.
荔浦芋又名槟榔芋,原产于广西荔浦县,因荔浦气候和土壤条件产出的槟榔芋特别松软芳香、肉质细腻而独具风味,故名荔浦芋。始种于明末清初,其作为农家特有品种栽培已有300多年历史。荔浦县每年种植800公顷左右,总产2.5万吨,广西午种植荔浦芋在3000公顷以上,产量超过8万吨,是广西著名的出口传统名特优农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荔浦芋自清康熙年间以来为历代贡品。  相似文献   
69.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和芝麻两种,花生明中期传入中国,清代在河南广泛种植。芝麻汉代从西域传入,明清时期在河南广为分布。这两者今日在河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中仍占重要地位。染料作物中蓝草和红花均为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从明至清,种植之风方兴未艾。两者在清末均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而中落,此后再也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嗜食作物中的罂粟,清咸丰年间开始在河南省广泛栽种,后因国人的抗议,在民国年间禁种。烟草和茶叶的种植不惟明清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且一直持续发展,为今日河南省以许昌为中心的烤烟基地和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杨越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1):85-95+158-159
1949—1952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在全国尤其是在老解放区开展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为此,黑龙江地区在东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新式农具推广实践,主要包括:及时掌握和应对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中显现的问题,将国家经济扶持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相结合,调试并确定新式农具研制过程和制造标准,建立新式农具推广站,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干部,为新式农具有序推广做好了组织、技术、方法、队伍准备。新式农具在黑龙江地区的推广,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秩序的恢复,巩固和促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忱和生产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